為什麼一到換季,我們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為什麼有的人可以把365天過成同一天的樣子,而有的人動不動就傷春悲秋?為什麼春天是求婚成功率最高的季節,而夏天犯罪率更高?

多年前的一個春天,我和好友走在路上,一邊曬著太陽,一邊聞著青草獨有的味道。冷不防地,好友突然冒出一句“好想談戀愛啊~”。她嘴角上揚的微笑告訴我,那一刻,她並不是戲精。那年秋天,也就是半年以後,我問她還想談戀愛嗎?她說,一個人這樣也挺好的。

為什麼一到換季,我們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不難理解,在春天,萬物復甦,一切都象徵著“新生”和“希望”,所以我們更願意去開啟新的旅程,嘗試新的改變;在我們經歷了夏季幾個月的極端酷暑後,當一絲絲秋風略過時,我們可能更願意收斂自己,迴歸平靜,所以呈現出來的畫風幾乎都是惟願歲月靜好、甚至趨於悲愴。

由於季節而引發的情緒變化,大概最能體現在中國文人身上了吧!都說文人最容易多愁善感,他們不但能輕易地覺察到外界環境的變化,更厲害的是他們能夠透過“吐槽”的方式,將這種變化對自身造成的影響“發洩”成一首又一首流傳千古的文字作品。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這,分明就是為自己的起床氣找了一個最美的“理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試想一下,如果沒有嬌豔明媚的春天,沒有歡呼雀躍的小鳥做對比,杜甫能如此錐心地體會到國破之痛嗎?至於秋天,就更不用說了,唐有“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宋有“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慢慢體會吧,這裡就不再一一鑑賞了。

為什麼一到換季,我們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到了現代,雖然我們對生活的主動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種季節性的情緒變化依然傳承了我們先祖的強大基因,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發微信求點贊,比如告白,比如說走就走的旅行……前兩天我聽了一場動漫專場的音樂會,其中一曲《能看見海的街道》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走在開滿春花的小道上。那天下午,我赤腳在一個人在沙灘上,毫無目的地來來回回走了幾十個圈。

看起來,是氣候的變化影響了我們的情緒變化。可是,為什麼這種變化能造成我們的情緒起伏、甚至影響我們做出的決定呢?

為什麼一到換季,我們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關於這個,其實早有研究,科學家通常認為有這麼幾個重要的原因(包括但不限於)。

1。 生物鐘和身體蓄能的改變:春天,白天變得越來越長,陽光也越來越充裕,秋天正好相反,因此這會導致我們的生物鐘發生改變。前者讓我們的身體在沉睡了一個冬季後蠢蠢欲動,在更多陽光的攝入下,無論是從生理還是心理,我們都做好了準備,以迎接新的挑戰。秋季在經歷了身體能量最大化的付出後,開始放慢腳步,以便休養生息。

為什麼一到換季,我們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2。 血清素水平的改變:血清素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它的增多或減少會影響人的胃口、食慾及情緒。當陽光照射面板時,人體產生的維生素D3會分泌血清素,讓人感到愉悅放鬆。當然,並不是曬得越多越好。夏天,陽光的照射已經遠遠超過我們的身體所需,甚至反作用於我們的身體。人遇到身體上的不適,便容易產生心理上的不悅,這也間接導致了夏季各種犯罪率升高。所以,無論什麼情況下,最好的狀態就是“平衡”。

3。 褪黑素水平:季節變化還會破壞人體內褪黑素水平的平衡,影響我們的睡眠模式和心情。

為什麼一到換季,我們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大多數人都會在換季時產生一些心理上的變化,或亢奮、或傷感、或消沉,這些頂多算是患了輕微的情緒感冒。但有極少數的人,會因為季節變化產生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典型的症狀包括反應遲緩或易怒、對喜歡的事物失去興趣、精力不足、胃口或體重發生變化、很難集中注意力,嚴重的會對生活感到絕望或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在心理學上,這叫做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SAD),“季節性情感障礙”,容易發生在春秋兩季,並一直持續至初夏或初冬,有的可能隨著氣候的穩定逐漸緩解,而嚴重者則需要專業醫生的幫助。

季節性情緒變化並不是一件壞事。很多詩人、畫家、音樂家、哲學家正是因為自己的內心與外界有強烈的呼應,才產生了那麼多深深觸動我們的作品。認識了這一現象背後的原因後,我們除了讚歎它帶給我們呼之欲出的靈感外,還要積極防禦它過分搶戲造成的負面影響。關於應對方案,很多也很簡單,比如多曬曬柔和的暖陽、多吃增加大腦中血清素的食物,包括大豆、雞蛋、雞肉等。鍛鍊也很重要。大部分成年人的呼吸都很短淺,當我們運動時,心率很容易超過100,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大口呼吸,以維持身體所需的氧氣。最後,願大家珍惜轉瞬即逝的春天,因為要等到明年,我們才能再次看到二月梅花,三月桃花和四月櫻花。

為什麼一到換季,我們就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文字為原創,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