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治療高血壓——肝腎虧虛所致高血壓有明顯的療效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以體迴圈動脈血壓升高為主的綜合徵。一般認為,在休息時,年齡在40歲以下的人,如血壓經常超過140/90mmHg則可以認為有血壓高之現象。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兩種,前者約佔所有高血壓病人中90%,後者僅佔高血壓病人中的10%左右。另外還有一種因動脈硬化,高動力迴圈狀態和體迴圈動靜脈瘻等引起的收縮期高血壓。這類病人收縮壓高於正常,而舒張壓可能正常或低於正常。因而脈壓增大。

中醫藥治療高血壓——肝腎虧虛所致高血壓有明顯的療效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高血壓診斷標準如下1。正常成人血壓:收縮壓140mmHg或以下,舒張壓90mmHg毫米汞柱或以下2。高血《成人);收縮壓160mmHg或以上,舒張壓95mmHg或以上3。臨界性高血壓:血壓值在上述正常與高血壓之間。

(二)高血壓病

以動脈血壓增高為其主要臨床表現,可引起血管、腦、心、腎等器官病變。按其臨床表現又分為:緩進型和急進型兩類。一般臨床上多見的是緩進型,急進型僅佔1-5%。緩進型高血壓病一般表現為:頭痛、頭暈、頭脹、耳鳴、眼花、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煩悶、乏力、四肢麻木、心悸等。嚴重者可有多飲氣喘,劇烈頭痛、嘔吐、抽搐、多尿、夜尿、昏迷等。急進型高血壓病,(又稱惡性高血壓)一般上述症狀比較明顯,舒張壓多持續在130-140mmHg。

在臨床又常把高血壓分為三期:第一期高血壓,一般無心、腦、腎等併發症。

中醫藥治療高血壓——肝腎虧虛所致高血壓有明顯的療效

第二期高血壓,多見左心室肥大,眼底動脈普遍或區域性變窄,蛋白尿和血漿肌酐濃度輕度升高。

第三期高血壓,常有腦血管意外和高血壓腦病,左心衰竭,腎功能衰竭,眼底出血或滲血,有或無視神經乳頭水腫。高血壓的特殊臨床表現為高血壓危象和高血壓腦病。症狀性高血壓,可見於多種疾病,常由①腎臟疾病,如腎實質性病變,腎血管性病變;②內分泌疾病,如皮質醇增多症,嗜鉻細胞瘤,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垂體前葉功能亢進,絕經期綜合症等;③血管性病變,如主動脈縮窄,多發性大動脈炎;④顱腦病變,如腦部創傷、腦瘤、腦幹感染等引起,其臨床表現和後果與高血壓病甚相似,應予以區分。

中醫藥治療高血壓——肝腎虧虛所致高血壓有明顯的療效

二、中醫證型高血壓病和症狀性高血壓屬於祖國中醫學“眩暈“肝陽”、“肝風”、“類中風”等範疇。本病與肝腎兩髒關係密切。體質的陰陽偏盛或偏虛、情志的過極、疲勞、氣血功能的失調,均可使肝氣內鬱,鬱而化熱消爍肝陰,導致肝陽上亢;或腎陰素虛不能濡養於肝致肝火內熾,肝陰內逆而上亢釀成本病。故其發病機理主要為上實下虛。上實為肝氣鬱結,肝火肝風上擾,氣血並走於上;下虛為腎陽虛損,水不涵木,肝失滋養而致肝陽偏盛,患病日久,陰損及陽,而導致陰陽兩虛,故本病早期一般表現為肝陽偏盛,中期多為肝腎陰虛,晚期多為陰陽兩虛。

1。肝陽偏亢頭痛、眩暈,急躁,口乾苦,面紅耳赤,失眠,耳鳴,便秘,心煩易怒,舌紅,苔黃,脈弦有力。

2。肝腎虧虛(肝腎陰虛)頭暈目眩,頭痛,心悸,易怒,失眠多夢,健忘,面部潮紅,手足心熱,腿軟無力,舌淡有齒痕,少苔脈沉弦或沉細。3。陰陽兩虛嚴重眩暈,頭重腳輕,或走路輕浮無力,面色晄白,心悸氣促,面部或雙下肢水腫,夜尿多,記憶力減退,畏寒肢冷,腰膝痠軟,胸悶嘔吐,或突然暈倒,舌紅,苔白膩,脈沉紫。下面介紹一組治療腎性高血壓的中藥組方:

【功能主治】清熱活血、利尿降壓。主治腎性高血壓。

【處方組成】益母草3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桑寄生30克、懷牛膝10克、丹參30克。水煎服,每日一劑,二至三次,或視病情二日服完一劑。

【臨床療效】治療70例,均有三年以上病史,總有效率達89%以上。服該藥期間逐步停服西藥的降壓藥。

【處方來源】本方由黑龍江中醫扈倪豐醫師提供。

【按 語】益母草自古以來人們認為是調節婦科疾病的良藥,對婦女身體有著諸多的妙用,但在實際應用中,對男性有著很好的滋補作用,象消腫利尿,清熱解毒,降血壓,抗疲勞,防衰老,保護心血管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功效。

方中用赤芍、丹皮清熱涼血、散瘀;澤瀉利尿消炎洩熱,對膽固醇、甘油三脂有明顯的降低作用,並降血糖,有效的排出體內多餘的鹽,對肝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丹參主要成分是丹參酮,能夠增強心肌收縮力,與黃芪的補氣能力結合在一起,形成血靠氣催、氣靠血行的功效;桑寄生、懷牛膝歸肝腎二經,補肝腎、強筋骨,治療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有特效,還可以改善肝功能,增強免疫力,補充鋅、錳,延緩衰老等作用,諸藥合用,對肝腎虧虛所致高血壓有明顯的療效。

中醫藥治療高血壓——肝腎虧虛所致高血壓有明顯的療效

看完此文如覺得好,請點關注,並請提寶貴建議,鼓勵作者釋出更多的好文章。

《中醫老扈》原創,如有轉載、複製請註明出處。

你的手指動一動,可以救人,亦可為中華民族瑰寶發揚光大。

此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