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有溫度的廣州(東)菜,入秋粵菜這麼吃,告別手腳冰涼

BY小企9999

最近降溫,街上人們幾乎一夜之間就改換了行頭裝備。

在中餐這個講究“適時而食”的領域,我們知道大雪紛飛東北有適應秋冬的鐵鍋燉魚,乾冷冰凍的西北有熱騰騰的鍋子和燒烤,陰冷潮溼的西南朋友圍著火爐火塘享受美味。那麼印象中一年四季的悶熱的福建廣東菜會上些什麼對付嚴寒呢?

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廈門的朋友且隨我去一家主打粵菜的新銳私房菜館瀧悅探個究竟。

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黑松露炒螺片:炒螺片在哪裡都算功夫菜,對廚師刀工,火候的要求高,這裡的出品算是中規中矩,搭配經典的西芹,再補充時尚的黑松露,配上美觀的大海螺,整道菜大氣上檔次。

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脫胎於潮汕名吃蠔烙的新式作法:和閩南的海蠣煎有明顯差異,又有點像漳州做法追求極致的“酥”, 海蠣、蛋液和地瓜粉共同營造“嫩”的特點之前,食客先接觸到充分的“酥”,吃起來兼有嫩,鮮,酥多重感受,豐富的感官體驗特別誘人。

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廣式老火靚湯”花膠雞:有一段時間廈門餐飲圈流行過花膠雞。多是凸顯花膠滋補效果的做法,湯汁特別黏稠,細碎花膠看起來不少,吃著連上下唇都快黏在一起啦。還是這家廣東廚師主理的餐館給我這吃貨的感覺較好。

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花膠湯和雞是分別上桌的,雞預先蒸至斷生,上桌前服務員在操作檯上把花膠雞湯燒開,下雞塊煮一會兒。上桌時湯汁濃郁但不至於粘稠得發膩,雞肉火候恰到好處,吃起來爽嫩有嚼感,花膠或柔美或爽脆。溫潤的湯水濃而不膩,喝湯吃肉,暖意慢慢散發至四肢八脈,愜意油然而生。

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啫啫牛舌煲:

啫啫煲是廣式傳統排檔猛火菜,砂鍋被旺火包圍著燒,鍋內小環境迅速提升的溫度把食材逼熟,砂鍋的厚壁又有保溫效果,往往上桌時還吱吱作響,因此得名。

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啫啫田雞煲:

這樣的菜講究火候適度,趁熱而食,食材質地嫩爽,香味在熱力下持續誘人。秋冬時節吃這個當然鮮香燙嘴,嘴爽心暖。

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芝士焗澳龍:芝士就是力量,芝士就是溫度。烤化的芝士不僅為龍蝦肉提供了洋氣的奶香味,本身也是高熱量食材,吃點這個,天冷就有禦寒的資本啦。

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石鍋蟹黃豆腐:蟹黃湯包裹的豆腐燒得熱騰騰,咕嘟咕嘟冒泡,嫩豆腐一顫一顫地看起來就想舀一勺一親芳澤。厚壁的石鍋保溫效果極好,大家都歡迎的豆腐吃完後湯底在鍋壁上居然還結出金黃的鍋巴來。

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桑芽手打目魚圓湯:在北方生活過的我對冬天缺乏綠意的天地印象深刻,所以人們喜歡在家裡養一盆水仙之類的綠植,吃的也一樣,在大棚種植法普及前,綠色蔬菜一直是北方餐桌上的“細菜”。這盆桑芽目魚園,既有持久的溫度又能滿足人們對春的期待。

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鱔魚絲煲仔飯:精心脫骨的鱔魚絲和蔥花鋪在剛出鍋的雪白米飯上,服務員現場淋入特製的豉油,再用勺子翻攪均勻,過程中豉油飯香氣四溢,很有儀式感也很吸引人。

天冷就愛吃熱菜,原來廣東菜除了打邊爐,還喜歡這麼吃

煲仔飯是粵菜中特別受歡迎的一種主食做法,浸泡透的生米在砂鍋裡煲熟,飯粒和沙煲形成粘連,酥脆幹香的鍋巴很多人喜歡。

巧用食材烹飪方法或器皿,善用中餐豐富的烹飪手法,粵菜的出品,寒冷的時節一樣能給你舒適的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