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疹的分型護理患者須知

溼疹的分型辨治

溼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瘙癢劇烈的面板炎症反應。分急性、亞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有滲出傾向,慢性期則浸潤、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現為慢性溼疹。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和易反覆發作等特點。溼疹屬中醫“溼瘡”範疇,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可分以下四型辨治。

1。 溼熱型:起病急,面板紅腫、灼熱或有大片紅斑,滲液色黃量多,有腥臭味,瘙癢不止,或伴發熱,煩躁不安,口乾咽燥,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熱利溼解毒。

處方:生地、金銀花、苦參各20克,車前草15克,地膚子、白鮮皮各12克,龍膽草、梔子、黃芩、連翹、澤瀉、丹皮、赤芍、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

2。 血熱型:病情進展迅速,患處有紅斑,抓破出血,但滲液不多,瘙癢劇烈,夜間症狀加重,心煩不安,口渴,大便秘結,小便色黃,舌質紅,苔黃,脈弦滑而數。治宜清熱涼血,祛風除溼。

處方:白茅根、金銀花、生地、苦參各20克,蒲公英15克,地膚子、白鮮皮、丹皮、赤芍、荊芥、防風、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

3。 脾溼型:起病較慢,皮損潮紅,抓破後有滲液,但質清稀,瘙癢,有抓痕,脫屑,或伴脘腹脹悶,倦怠乏力,食少納呆,大便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舌厚膩,脈弦緩,治宜健脾化溼。

處方:薏苡仁30克,苦參20克,茯苓12克,豬苓、黨參、蒼朮、白朮、陳皮、厚朴、澤瀉、地膚子、白鮮皮、炙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

4。 血虛型:病程日久,或反覆發作,區域性皮損肥厚粗糙,瘙癢劇烈,有抓痕、血痂、脫屑,或伴頭暈乏力,失眠多夢,舌質淡,苔薄白,脈細無力。治宜以養血祛風。

處方:當歸、熟地各20克,苦參15克,白芍、川芎、何首烏、荊芥、防風、白鮮皮、地膚子、白蒺藜、蟬蛻、炙甘草各10克。水煎,每日1劑,分早晚2次服。

溼疹的分型護理患者須知

溼疹的分型護理患者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