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世人稱為“天縱之聖,萬世師表”的聖人-孔子

孔丘(約前551年-約前479年),子姓後裔,孔氏,名丘,字仲尼,後代敬稱孔子或孔夫子。生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東周春秋末期魯國的教育家與哲學家,曾在魯國擔任官府要職。

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

教育家

儒家學派

創始人

。 孔子曾受業於老子。

孔子開創

私人講學

之風,倡導

仁義禮智信

。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

周遊列國

十四年,晚年修訂

六經

(《

》《

》《

》《

》《

》《

春秋

》)。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

論語

》。該書被奉為

儒家經典

孔子出生於

魯國

,其先世是殷商王室,第十五

世祖

為宋國第二任國君微仲。六代祖孔父嘉是宋國

大夫

,曾為大司馬,在宮廷內亂中被殺,孔父嘉子木金父避災逃到魯國的鄒邑定居。

孔子的父親

叔梁紇

居於魯昌平鄉鄒邑,為鄒邑大夫。叔梁紇與原配施氏連出9個女兒,他望子心切,於是續娶1妾,得一子名孟皮,卻腳有殘疾。叔梁紇在七十二歲時三度娶妻,娶了十八歲的顏徵在,由於婚姻不合禮制,被史書稱為野合,生下孔丘。顏徵在曾私下至尼丘山祭祀尼丘山神以求子,故取名丘,字仲尼。

被世人稱為“天縱之聖,萬世師表”的聖人-孔子

孔子生而首上圩頂,而孔子,名“丘”,即是來源於此的說法。而唐朝司馬貞認為:“圩言烏。頂音鼎。圩頂言頂上窳也,故孔子頂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即孔子頭頂中部有凹陷。清朝陳立相信此說,“是孔子首形象邱,四方高,中下,故名丘焉。”史學家錢穆在《孔子傳略》中也持此說。

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據度量衡條,

西周

一尺約19。1公分,八寸為一尺,則孔子身高約186公分;戰國時期為一尺23。1公分,十寸為一尺,則孔子身高為221。76公分。以魯尺當遵循周禮而言,則《孔子世家》所載之九尺六寸,當為186公分。)被後世稱為“長人”,這是孔子父親的遺傳。據《左傳·襄公十年》曾記載:孟獻子曾稱讚孔子父親叔梁紇能力舉城門,說:“這就是《

詩經

》所說的‘像老虎一樣有力氣’的人。”

早年經歷

孔子早年生活極為艱辛,他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

公元前549年(魯襄公二十四年),孔子3歲時,叔梁紇去世,葬於魯國東部的防山。叔梁紇死後,顏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紇正妻施氏所逐,顏氏移居曲阜闕里,將其撫養成人。

幼年的孔子常將祭祀用的禮器(俎豆)擺設起來,練習行禮演禮,作為一種遊戲。

公元前537年(魯昭公五年),15歲的孔子日見其長,已意識到要努力學習做人與生活之本領,故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公元前535年(魯昭公六年),孔子17歲,其母去世,孔子希望將父母合葬。為了打聽父親葬處,他將母親棺殯停於路口(五父之衢),向路人打聽。後孔母的鄰居曼父之母,告訴孔子叔梁紇的墓處,孔子這才將父母合葬於防山。是年,孔子在為母親守喪時,季

孫氏

宴請士一級的人(饗士)。孔子前往,不想卻被季孫氏家臣陽虎訓斥並拒絕。但後世學者多懷疑此事有偽。

步入仕途

公元前533年(魯昭公九年),19歲時孔子為魯國貴族季孫氏做文書、委吏和乘田等小吏,管理倉儲和畜牧。娶宋人亓官氏為妻,第二年亓官氏生子。魯昭公派人送鯉魚表示祝賀,該子便名為孔鯉,字伯魚。孔鯉先孔子而死,有遺腹子

孔伋

,字

子思

公元前531年(魯昭公十一年),21歲的孔子改作乘田,管理畜牧。孔子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此“鄙事”當包括“委吏”、”乘田”。

公元前529年(魯昭公十三年),23歲時孔子開始在鄉間收徒講學,學生有顏由(

顏回

之父)、曾點(

曾參

之父)、冉耕等。

公元前525年(魯昭公十七年),郯國國君郯子訪魯。郯子博學多才,27歲的孔子慕名拜見。

韓愈

《師說》有語:“孔子師郯子。”孔子先後“問禮於

老聃

,學鼓琴於師襄子,訪樂於萇弘。”

公元前522年(魯昭公二十年),孔子到30歲時,已有些名氣,所以自稱三十歲前後有所成就。這一年,齊景公與晏嬰來出訪魯國時召見了孔子,與他討論

秦穆公

稱霸的問題,孔子由此結識了齊景公。

公元前518年(魯昭公二十四年),孟懿子和南宮敬叔學禮於孔子。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適周問禮於老聘,問樂於萇弘。

大約三十歲左右,最初的一些弟子來到孔子身邊。此後,孔子一直從事教育事業,他廣收

門徒

,相傳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他首倡有教無類及因材施教,成為當時學術下移、私人講學的先驅和代表,故後人尊為“萬世師表”及“至聖先師”。

仕齊

公元前517年(魯昭公二十五年)孔子三十五歲時,魯昭公被魯國掌權的三桓季孫氏、叔孫氏、孟孫氏擊敗,逃到

齊國

,孔子便離開魯國到齊國。孔子曾與齊太師談說音樂,聞習韶樂之盛美,三月不知肉味。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齊景公說:“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雖有粟,吾得而食諸?”他日又問政於孔子,孔子說:“政在節財。”景公想封孔子為尼谿田大夫,遭齊相國晏嬰進言勸阻,晏嬰認為孔子會干擾齊國的文化。後來得知齊大夫想害孔子,景公沒有辦法,只好辭退孔子,孔子則重回魯國,聚徒講學。

初事魯國

上任

公元前501年(魯定公九年),51歲的孔子仕魯,初為中都宰(中都為今山東汶上縣)。公元前502年(魯定公十年),升為司空。魯定公與齊景公會於夾谷,孔子“文功武備”,取得外交上的勝利,使齊歸還侵佔魯的汶陽等地。公元前499年(魯定公十一年)孔子升為魯國大司寇,攝相事,並以“五惡”的罪名,以言論定罪,七日而誅殺少正卯,曝屍三日,魯國大治。(然而,有多位學者質疑少正卯事件的真實性,並認為該記述可能是後世受到法家思想影響的學者所杜撰 。)。公元前498年春(魯定公十二年),為重新確立魯公室的權威,孔子策劃實施了“隳三都”的政治軍事行動,希望能夠削減三桓的實力,於是先墮叔孫氏之郈,再墮季孫氏之費,然而圍攻成的攻勢最終功敗垂成。

離開

孔子治魯國頗有起色,引起齊人警懼。前497年(魯定公十三年)春,齊大夫黎鉏設計,向魯贈送女樂文馬,造成魯定公不問朝政。這使得孔子與魯定公、季桓子等在道德與政見上的分歧難以彌合。不久魯國舉行郊祭,祭祀後按慣例送祭肉給大夫們時並沒有送給孔子,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離開魯國,到外國去尋找出路,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旅程。

被世人稱為“天縱之聖,萬世師表”的聖人-孔子

周遊列國

離開魯國以後,孔子率眾弟子周遊列國,輾轉於衛、曹、宋、鄭、陳、蔡、葉、楚等地,然而均未獲重用。其間,在匡、宋、蒲等地,孔子一行多次被困遇險。

留衛期間

孔子周遊列國期間曾多次到達

衛國

但總體大概在三個時間段。

一:公元前497年,孔子和弟子離魯國至衛國。十月孔子受讒言之害,離開衛國前往陳國。路經匡地,被圍困。後經蒲地,遇公叔氏叛衛,孔子與弟子又被圍困。後又返回衛都。在衛國被衛靈公夫人南子召見。其弟子子路對這件事極有意見批評了孔子。

子產

去世,孔子十分難過,稱其為慈惠之人。此後孔子幾次離開衛國,又幾次回到衛國,最終在公元前495年,孔子離衛回魯。

二:公元前493年(魯哀公二年)孔子由魯至衛,衛靈公問陳(陣)於孔子,孔子婉言拒絕了衛靈公。孔子在衛國住不下去,同年去衛西行。

三:公元前488年(哀公七年),孔子又回到衛國,主張在衛國為政先要正名。公元前487年(魯哀公八年),

吳國

討伐魯國,吳國戰敗。孔子的弟子有若參戰有功。公元前485年(魯哀公十年),孔子在衛國,孔子的夫人亓官氏去世了。魯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齊國派師討伐魯國,孔子弟子冉求帥魯師與齊戰,獲勝。季康子問冉有指揮才能從何而來,冉有說是向孔子學來的。68歲的孔子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季康子派人以幣迎孔子歸魯國。孔子周遊列國14年,至此結束。季康子欲行“田賦”,孔子反對。孔子對冉有說:“君子之行也,度於禮。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如是則丘亦足矣。”

過宋之危

公元前493年(魯哀公二年)59歲的孔子離衛經

曹國

、宋國、

鄭國

至陳國。到了宋國以後,在大樹下和弟子習禮。宋司馬桓魋欲殺孔子,將大樹拔除。弟子打算儘速離去,孔子說:“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

相失於鄭

公元前492年(魯哀公三年)孔子自謂”六十而耳順”,在去往陳國途徑鄭國時,與弟子失散,孔子獨自站立在郭東門。有人告知

子貢

,東門有人儀表像喪家之犬。弟子終把孔子尋回,並將此話告訴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公元前491年(魯哀公四年〕61歲的孔子離陳往蔡。第二年孔子自蔡到葉。葉公問政於孔子,並與孔子討論有關正直的道德問題。在去葉返蔡的途中,孔子遇隱者。

受困陳蔡

公元前489年(魯哀公六年)值吳伐陳、楚伐蔡之際,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隨即出發。陳、蔡大夫懼怕孔子為楚國所用,便將孔子圍困在陳、蔡野外,孔子與弟子在陳國、

蔡國

之間被困絕糧,許多弟子因困餓而病,後被楚國人相救。孔子由楚國返回衛國,途中又遇隱者。

晚年

顛沛流離凡十四年,前484年(魯哀公十一年),年近七十歲的孔子被季康子派人迎回魯國尊為國老,但未受魯哀公的任用。這段期間孔子專注於教育和古籍整理。公元前483年(哀公十二年)冬,孔鯉先孔子而死。哀公十四年,顏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恆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孔子又向季孫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前479年3月9日(魯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儒略曆3月9日,格里曆3月4日,夏曆二月十一),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眾弟子為其服喪3年,子貢為孔子守墳6年。

回首一生,孔子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主要成就

思想

孔子所處的

春秋

時代,西周社會以血緣氏族(民族)為基礎的政治制度崩潰瓦解,而基於文化認同的華夏天下觀開始成形。一些人開始思考天道、人生和世界秩序等方面的問題,原先由貴族所壟斷的文化教育也正逐漸流入民間。孔子正是這時代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遂開戰國諸子百家之先河。《易傳》、《春秋》、《孝經》、《論語》是瞭解其本人思想的主要著作。

孔子開創了易學,並由他率先提出了“性善論”(“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作為其“仁學”的哲學基礎,他辯論仁義,“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曰仁曰義”,又論及六畫,“六位而成章(彰)”。

孔子又諄諄告誡我們:“當仁,不讓於師”、“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以及“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部分思想的弊端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禮,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但是這種“仁”,是有等級的。禮指的是周禮,這種禮是分為

天子

,公,侯,伯、子、男等不同等級的人使用的物品,行禮,音樂皆有各自使用的方法不能逾越。

孔子認為貴賤有序,親疏有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關係是恆定的,不可打破。

君子與小人

君子與小人雖然是以身份地位區分開來的,但孔子不認為這是唯一的差別,更重要的在於修養和境界。對此孔子有很多說明,如他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不偏不倚,無過不及”),是修養的最高境界,同時也是方法,有著豐富而精微的內涵,並提出(“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的說法,表示端正服飾是君子的重要大事。近百年來,不少人反感於中庸,大概是將它誤解為同流合汙、媚世自是、毫無原則的偽君子行徑,其實這樣的鄉愿也正是孔子所深惡痛絕的,他說:“鄉愿,德之賊也。”他認為,如果不能達到中庸,狂狷是次好的境界,畢竟“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

孔子又說: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

“質勝

文則

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君子道者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教育理念與教學實況

孔子教學的專案有四:文、行、忠、信。文,指詩書禮樂等古代文獻;行,是德行;忠,意指盡心盡力;信,即為誠實無欺。孔子對於古代文獻十分重視,尤其是詩、禮、樂。他認為這三項學問對於人的性情養成非常重要。《論語·

泰伯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詩,可以使人興起好善惡惡之心;禮,使人進退得宜,進而可以立身於世;樂,可以使人養成完美的人格。順道一提,孔子曾經這樣稱讚詩經:“

小子

,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學不厭、教不倦,使孔子成為了“大成至聖先師”。他主張“有教無類”,學生多至三千人,從《論語》書上看來,他教導學生的只是人生日常所必經問題的解答,以及人與人相處所必備條件的闡明。其道合理而平凡,易知易行;然而用之於身則身修,用之於家則家齊,用之於國則國治,用之於天下則天下平。

三千弟子和七十二位精通六藝的弟子

被世人稱為“天縱之聖,萬世師表”的聖人-孔子

據《

史記

》記載,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藝者七十二人,稱“七十二賢人”。孔子有十位傑出弟子,號稱孔門十哲:

在德行方面出眾的有:顏回(顏淵)、閔損(閔子騫)、冉耕(伯牛)、冉雍(仲弓)。

在言語方面出眾的有:宰予(宰我)、

端木賜

(子貢)。

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言偃(子游)、卜商(子夏)。

在政事方面出眾的有:冉求(冉有)、仲由(子路)。

十哲以外,在文學方面出眾的有顓孫師(子張)、曾參(子輿)、澹臺滅明(子羽)、原憲(子思)、公冶長(

子長

)、樊須(樊遲)、有若(子有)、公西赤(子華)。

孔子死後,“七十子之徒散遊諸侯,大者為師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這樣就在政治上打破了貴族壟斷的世卿世祿制,為專制君主

自由

任免布衣卿相的官僚體制創造了條件。

整理編修古籍

相傳孔子作史書《春秋》(《

孟子

·滕文公下》:“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微言大義,寄託政治理想。(現在一般認為《春秋》是孔子編輯魯國原始史料後寄託其政治理想之作,也有少數學者認為《春秋》非孔子所編撰。)《春秋》一書所載年代(前722年到前481年)就稱為春秋時代。

孔子門人及其再傳弟子將其學說結輯成《論語》,是為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獻。漢代定型的《禮記》一書中也曾記述孔子的思想(如其中的《大學》及《中庸》等),又有記錄孔門思想的《孔子家語》一書,傳統上被認為多偽撰,但近年漸得學界重視。

南宋

時,

朱熹

將《論語》以及《禮記》中的《大學》、《中庸》兩篇與反映

亞聖

孟子思想的《孟子》一書合在一起撰寫了《四書集註》,是謂四書。

四書與《詩》(詩經)、《書》(尚書)、《禮》(禮記)、《易》(

易經

)、《春秋》五部經典合稱“四書五經”,乃儒家學說之核心經典。佚失的《

樂經

》有關“儒家論樂的一套基本觀點”已經面世。郭店簡原名叫《性自命出》的篇章前半部是專門論樂的。

孔子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作春秋。

被世人稱為“天縱之聖,萬世師表”的聖人-孔子

歷代追封追諡

孔子去世後,歷代帝王為彰顯對孔子的尊崇,不斷追封追諡。

孔府、孔廟、孔林

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合稱“三孔”。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歷經2400多年而從未放棄祭祀,是我國使用時間最長的廟宇,也是我國現存最為著名的古建築群之一。

孔林是孔丘死後葬身之墓地,延續使用2400多年,是全國乃至世界上延用時間最長的氏族墓地。

孔子嫡孫保有世襲罔替的爵號,歷時2100多年,是我國最古老的貴族世家,其府第孔府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好、最為典型的官衙與宅第合一的建築群。

“三孔”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孔子雖為諸子之一,但“祖述堯舜,憲章文武”,本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

秦朝

以法家學說治天下,西

漢武帝

前推行黃老之術而以“無為”治國。漢武帝時

董仲舒

提出“罷黷百家,表章六經”,確立鞏固了孔子學說在中華文化中的主軸地位,恢復六經的正統地位,孔子也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人物。

邵雍

指出,“孔子贊《易》自羲、軒而下,序《書》自堯、舜而下,刪《詩》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自羲、軒而下,祖三皇也;自堯、舜而下,宗五帝也;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自桓、文而下,孫五伯也。”,這就是說,孔子整理“六經”,對三皇、五帝、三王、五伯以來文化的進行綜合,所謂集大成也。國學大師柳翼謀以孔子為“

中國

文化之中心”,“其前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傳;其後數千年之文化,賴孔子而開;無孔子,則無中國文化”。錢穆亦認為“孔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聖人。在孔子以前,中國歷史文化當已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積累,而孔子集其大成。在孔子以後,中國歷史文化又復有兩千五百年以上之演進,而孔子開其新統。在此五千多年,中國歷史程序之指示,中國文化理想之建立,具有最深影響最大貢獻者,殆無人堪與孔子相比倫。”宋儒朱熹曾嘆曰:“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朱子語類,卷九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