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吃素真的健康嗎?JAMA、BMJ揭示:植物性飲食存在這4種患病風險

植物性飲食,標榜著“健康、環保”的理念,成為當下最時髦的飲食方式,前幾日一部紀錄片《素食行者》以及微博上女明星推崇極端素食的發言,迅速引發熱議,不少人對這種飲食方式嗤之以鼻,推崇極端素食主義,反而讓大眾對素食飲食觀感更惡。

只吃素真的健康嗎?JAMA、BMJ揭示:植物性飲食存在這4種患病風險

那麼話說回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素食飲食究竟好不好呢?

素食飲食其實是屬於植物性飲食的一種,按照是否攝入乳製品、雞蛋、肉類,植物性飲食可分為——

素食飲食:不攝入肉類食品和動物製品,也就是女明星們所推崇的;

lacto-ovo-素食飲食:除了乳製品和雞蛋,不攝入肉食;

pesco-素食飲食:除了魚,不攝入其他肉類和禽類;

甚至還有一些半素食飲食:大部分時候攝入植物性食物、乳製品、雞蛋,偶爾吃禽類、魚甚至紅肉。

只吃素真的健康嗎?JAMA、BMJ揭示:植物性飲食存在這4種患病風險

植物性飲食的健康益處包括:

降低冠心病發病率

:哈佛大學團隊開展的一項包含20萬名醫務人員的研究顯示,飲食中植物性食物佔比最高的人群和最低的人群相比,冠心病的發病率下降了8%(HR:0。92,95% CI: 0。83–1。01; p =0。003),如果攝入的植物性食物是健康的,那麼這一風險將降低25%(HR: 0。75, 95% CI: 0。68–0。83; p

降低II型糖尿病發病率

:一項對5萬名宗教人士的飲食模式與II型糖尿病發病率的研究顯示,與非素食者相比,素食飲食者糖尿病發病風險降低了49%(OR 0。51 [95% CI 0。40–0。66]),lacto-ovo-素食飲食者降低了46%(0。54 [0。49–0。60]),pesco-素食飲食者降低了30%(0。70 [0。61–0。80]),半素食飲食者降低了24%(0。76 [0。65–0。90])。

降低結直腸癌發病率

:2015年發表在JAMA的一項超過7萬名宗教人士的飲食模式和結直腸癌發病率的研究顯示:和非素食者相比,素食飲食者結直腸癌發病率降低了16%,(0。84 ,95% CI, 0。59-1。19),lacto-ovo-素食飲食者降低了18%(0。82,95% CI, 0。65-1。02),pesco-素食飲食者降低了43%(0。57,95% CI, 0。40-0。82),半素食飲食者降低了8%(0。92,95% CI, 0。62-1。37)。

可以看出,所有的植物性飲食模式,對健康都有益處,在某些方面,素食飲食要優於其他植物性飲食模式及非素食飲食,然而,在結直腸癌的預防方面,最好的飲食模式並不是素食飲食,而是可以食用魚類的pesco-素食飲食模式。

只吃素真的健康嗎?JAMA、BMJ揭示:植物性飲食存在這4種患病風險

儘管素食飲食在預防冠心病、糖尿病以及結直腸癌方面表現優秀,然而,要說到

素食飲食的危害

,最廣為人知的就是

營養不良

蛋白質缺乏

:來源於植物的蛋白質消化率降低,如果一位成年女性從肉蛋奶中需要每天攝取0。8克/千克體重的蛋白質,那麼從植物性飲食中,包括全穀物、豆類、堅果等,她需要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達到1克/千克體重的量,才能滿足基本的蛋白質需要。

鐵元素缺乏

:植物中的鐵為非血紅素鐵,和動物來源的血紅素鐵相比,吸收率差(10% vs。18%),並且植物中含有的植酸也會抑制鐵的吸收。

鈣元素缺乏

:植物中的草酸和植酸都會抑制鈣的吸收,一項研究調查了近200名5-10歲兒童在不同飲食模式下的健康情況,素食飲食及其他植物性飲食模式的兒童和非素食飲食的兒童相比,身高更矮(△–3。15 和–1。9 釐米),骨密度更低(total body minus head,△-15。2%和-7。3%)。牛津大學開展的一項5萬人大型研究也顯示素食者發生髖部骨折的機率是非素食者的2倍之多(2。31; 1。66–3。22)。

素食飲食者通常還伴有

維生素D缺乏

,維生素D主要存在於魚肝油和蛋黃中,素食者需要透過多曬太陽、額外服用維生素D補劑,才能維持體內維生素D含量。

維生素B12缺乏

:維生素B12主要存在於動物性食物和乳製品中,除了一些發酵食品,未加工的植物中幾乎不含有這種營養素。維生素B12參與體內DNA合成與紅細胞分裂以及神經髓鞘合成,起到預防惡性貧血,維護神經系統健康的作用,體內長期維生素B12缺乏,經年累月,將會造成永久性神經損傷。

其次,儘管素食者冠心病的發病風險降低,但是2019年在BMJ上發表的一項長達18年,囊括近5萬人的研究證明,

長期素食,會增加出血性中風風險

(HR 1。20,95%CI 1。02-1。40),而這很有可能是因為素食者體內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含量降低。

既往一些研究也表明LDL-C的降低與出血性中風關聯:血液中LDL-C含量每降低1mmol/L,出血性中風的風險增加21%。

再次,不健康的植物性食物,含有更高的糖含量、更低的膳食纖維成分、不飽和脂肪酸、微量元素及抗氧化劑,例如含糖飲料、果汁、炸薯條等,會對身體造成更大危害,

長期攝入不健康的植物性食物,引起冠心病的風險更高

(HR: 1。32, 95% CI: 1。20–1。46; p trend

只吃素真的健康嗎?JAMA、BMJ揭示:植物性飲食存在這4種患病風險

冠心病發病風險:藍色線條為不健康植物性飲食,深紅色實線為動物性飲食,紅色線條為健康植物性飲食

最後,

超加工的植物性食物

,經常被作為動物性食物的替代品,例如植物肉,在加工的過程中,營養價值降低,為了使口感更接近真實的肉,會摻入更多的乳化劑,乳化劑損傷腸道屏障,

增加炎症性腸病IBD的發病率

今年發表在BMJ的一項研究,證明攝入超加工食品與IBD發病風險升高正相關,和每天攝入超加工食品<1份相比,每天攝入≥5份的超加工食品,IBD風險增加82%(HR 1。82, 95% CI 1。22-2。72),每天攝入1-4份超加工食品,IBD風險增加67%(1。67, 1。18 to 2。37)。

只吃素真的健康嗎?JAMA、BMJ揭示:植物性飲食存在這4種患病風險

除了宗教信仰原因,選擇植物性飲食,本質在於追求健康,然而極端素食、不健康的植物性食物和超加工植物性食物,反而使得我們離健康越來越遠,須知過猶不及。

2021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出:以多蔬菜水果、多魚蝦水產品、經常吃奶類和大豆製品、適量的穀類和肉禽類、烹調清淡少鹽為主要特點的江南地區模式,代表了東方健康膳食模式。

植物性飲食的益處,從來就不是“全”或“無”的關係,適當增加餐桌上植物性食物佔比,降低動物性食物佔比,就能帶來可觀的健康收益。

喜歡是放肆,而愛是剋制,為了能長長久久地和肉肉在一起,每天愛它少一點,就能愛它久一點。

參考資料:

1。 Satija A, Bhupathiraju SN, Spiegelman D, et al。 Healthful and Unhealthful Plant-Based Diets and the Risk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U。S。 Adults。 J Am Coll Cardiol。 2017;70(4):411-422。 doi:10。1016/j。jacc。2017。05。047

2。Tonstad S, Butler T, Yan R, Fraser GE。 Type of vegetarian diet, body weight, and prevalence of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09;32(5):791-796。 doi:10。2337/dc08-1886

3。Orlich MJ, Singh PN, Sabaté J, et al。 Vegetarian dietary patterns and the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s。 JAMA Intern Med。 2015;175(5):767-776。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15。59

5。 Desmond MA, Sobiecki JG, Jaworski M, et al。 Growth, body composition, and cardiovascular and nutritional risk of 5- to 10-y-old children consuming vegetarian, vegan, or omnivore diets。 Am J Clin Nutr。 2021;113(6):1565-1577。 doi:10。1093/ajcn/nqaa445

6。 Tong TYN, Appleby PN, Armstrong MEG, et al。 Vegetarian and vegan diets and risks of total and site-specific fractures: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EPIC-Oxford study。 BMC Med。 2020;18(1):353。 Published 2020 Nov 23。 doi:10。1186/s12916-020-01815-3

7。 Tong TYN, Appleby PN, Bradbury KE, et al。 Risks of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in meat eaters, fish eaters, and vegetarians over 18 years of follow-up: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EPIC-Oxford study。 BMJ。 2019;366:l4897。 Published 2019 Sep 4。 doi:10。1136/bmj。l4897

撰文 | 四五七

編輯 | Swag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