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開國後,大臣們要殺掉柴榮的兩個幼子,趙匡胤卻這麼做!

史書記載,周世宗柴榮共有七個兒子,其中他的前三個兒子都與後周太祖郭威的兩個親生兒子一起被後漢隱帝劉承祐所殺(這也是為什麼郭威傳位給養子柴榮而不是親生兒子的原因)。柴榮的第四子便是周恭帝柴宗訓了,柴宗訓在七歲的時候即位,又在“陳橋兵變”之後禪位給了宋太祖趙匡胤。

北宋開國後,大臣們要殺掉柴榮的兩個幼子,趙匡胤卻這麼做!

《新五代史·周家人傳》記載,柴榮的另外三個兒子分別是柴熙讓、柴熙謹、柴熙誨,並且說“皇朝乾德二年十月,熙謹卒。熙讓、熙誨,不知其所終”。但是有一些宋朝的筆記卻給我們記錄了柴熙謹和柴熙誨的另外一個版本的結局。

第一、北宋文人王銍的《默記》

北宋開國後,大臣們要殺掉柴榮的兩個幼子,趙匡胤卻這麼做!

《默記》記載,周恭帝柴宗訓在“陳橋兵變”之後便禪位給了趙匡胤,隨後搬出皇宮到天清寺居住。有一次,趙匡胤前往天清寺探望時,看到跪拜在路邊的原後周後宮的太監、宮女中有兩人非常特殊——她們竟然各懷抱著一名男嬰!趙匡胤派人詢問之後,才知道這兩個男嬰正是柴榮的兒子,於是“藝祖顧諸將雲:‘此復何待’?”,隨即令侍衛將他們“提去”。

北宋開國後,大臣們要殺掉柴榮的兩個幼子,趙匡胤卻這麼做!

在場的所有大臣都不敢做出反應,因為任何反應都可能被現任皇帝懷疑為不忠,也更不敢替這兩個孩子求情了。趙匡胤發現只有大將潘美用手掐著廊柱低頭不語,趙匡胤便問他:“你覺得不應該嗎?”潘美則回答:“我哪裡敢覺得不應該呢,只是於情於理都覺得不安啊!”趙匡胤隨即命侍衛將那倆孩子帶回來,將其中的一個交給潘美收養,這個孩子即史書中記載的潘惟吉,趙匡胤對他終生沒再過問。

第二、北宋王鞏的《隨手雜錄》

北宋開國後,大臣們要殺掉柴榮的兩個幼子,趙匡胤卻這麼做!

《隨手雜錄》同樣是說趙匡胤看見宮女懷抱著周世宗的兒子,他問身邊的大臣應該怎麼處置。趙普的回答只有冰冷的兩個字:“去之”,只有潘美低頭不語,在趙匡胤的一再追問下,他也不做任何回答,沉默良久之後,趙匡胤說:“即人之位,殺人之子,朕不忍為也”。此時,潘美才解釋到:“我要勸陛下殺了他們,便對不起周世宗;若勸陛下留著他們,便是對陛下不忠”。於是,趙匡胤將這兩名男嬰都交給了潘美撫養,“其後太祖亦不問,美亦不復言。”

北宋開國後,大臣們要殺掉柴榮的兩個幼子,趙匡胤卻這麼做!

這兩個北宋文人的筆記講了類似的故事,再加上趙匡胤豁達的為人,所以他把周世宗的兒子交給潘美收養之事是有一定的可信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