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沒落為何讓曾經盛極一時計程車族門閥也衰落了

唐朝的沒落為何讓曾經盛極一時計程車族門閥也衰落了

東漢時期計程車族門閥勢力慢慢的興起,時代的動亂以及九品中正制選官制度的存在給士族門閥的發展壯大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再加之封建土地私有制下,

世家大族經濟形態的發展變化,

士族門閥在此後的幾百年間形成了一股與皇權並存,甚至在某些特定時期成為一股超越皇權的勢力

如此穩固甚至可以說是強大計程車族門閥,以當時小農生產的角度來說可以作為一種和封建君主專制共存亡的存在。

但縱觀歷史潮流我們不難發現,即便是一直穩如磐石的封建君主專制也有垮塌的一天,士族門閥作為一股直接威脅皇權,直接盤剝平民百姓的勢力,也會有消亡的那一天。

隨著社會逐漸趨於穩定,經濟結構的變動與人才選拔體制的更新,

士族門閥逐漸沒落

,最終隨著唐朝的沒落泯滅在歷史長河之中。

曾經盛極一時計程車族門閥到底是怎樣的存在,具體又是如何隨著唐朝的衰落消失的了無蹤跡呢?

唐朝的沒落為何讓曾經盛極一時計程車族門閥也衰落了

士族門閥是存在於戰亂年代的獨特政治經濟的獨立個體,但任何類似這樣龐大的經濟形態都不會是一天形成的。

士族門閥自東漢後期產生,到三國時期不斷髮育成長再到

魏晉時期不斷壯大

,煊赫一時。士族門閥在形形色色的因素的推動下才成就了自己的龐大群體。

那麼到底是那些因素才推動了這些名門望族的發展壯大,造成了“士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氏族”的場景呢?

(1)

莊園經濟,帶動經濟力量不斷壯大

士族門閥產生於不太安穩的年代,在這樣的年代中沒有一點自身的經濟力量怎麼能在龍爭虎鬥的亂世中生存。

於是將土地與政治權力相結合的經濟形態就應運而生了,

莊園經濟或者說是世族經濟

,為士族門閥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較好的經濟物質基礎。

唐朝的沒落為何讓曾經盛極一時計程車族門閥也衰落了

對於莊園經濟的具體形態,我們可以透過《水滸傳》中對莊園的描寫來捕風捉影,即便書中描寫的不是士族門閥最鼎盛時期的莊園景象,也能透過書中的描述來看出其大致的模樣。

在《

水滸傳》第三十七回

“沒遮攔追趕及時雨船火兒大鬧潯陽江”中寫道宋江發配江州時路中路過穆家莊的情形:

“前臨村塢,後倚高岡。數行楊柳綠含煙,百頃桑麻青帶雨。高隴上牛羊成陣,芳塘中鵝鴨成群。正是:家有稻粱雞犬飽,家多書籍子孫賢。”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樣的莊園就是一個完全可以

擁兵自立的小社會縮影

,有完整的生產生活系統,達到了高度的自給自足。

即便是莊園以外再怎麼動亂,只要莊園沒被攻破,內部的百姓依舊可以怡然自得。正是依託於這樣的經濟形態,才讓士族門閥在較為動亂的社會中安穩存在,並維繫了數百年之久。

(2)

九品中正制,專屬於士族門閥的選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是始於曹操的一項人才選拔制度。

正是因為這樣的人才選拔制度,到後期逐漸偏離了原有的選拔目的,形成了一種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

的情形。

唐朝的沒落為何讓曾經盛極一時計程車族門閥也衰落了

起初曹操實行九品中正制來選拔人才,一方面是想要吸納當時的一些地主豪強勢力來幫助自己的勢力壯大。

從中招募一些直接人才的同時,以後也在這些世家大族的後代中選拔官員,使得當時一些官員依附於自己的家族,

忠心為朝廷效力

,從而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並且以九品中正製為主,還同時施行了其它的一些官員選拔制度。但後來由於世家大族勢力的慢慢崛起到東漢時期甚至形成了

"王與馬,共天下"

的景象。指的是東晉時期把控朝政的王氏大族與當時的司馬氏政權共治天下的局面,完全說明了當時世家大族勢力的強大。

在封建社會中皇室一族不可能允許其它世家大族與自己家族勢力相媲美,由此士族門閥的覆滅一定會隨著皇權的再次壯大慢慢傾覆。二、 打壓與抑制,漸漸瓦解計程車族門閥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他的詩作《烏衣巷》中曾寫道:“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一句詩便點明瞭當時士族門閥的生存境況,在東晉時期堪稱貴姓的家族在當時已經不復存在。

其實這些世家大族門閥勢力的傾覆在唐朝以前就已經開始了,東晉滅亡之後。

唐朝的沒落為何讓曾經盛極一時計程車族門閥也衰落了

南北方一度陷入混亂,就如當時

《晉書·阮籍傳》

中阮籍的一句名言一樣:“時無英雄,豎子成名”。

一些依靠自己的實力打下江山的開國君王,怎麼會容忍自己的統治下有士族門閥這樣的存在,對待他們當然是極力打壓直到全部消滅。

以當時的一個較大的政權南朝

第一個朝代劉宋政權為例

,當時劉宋政權已經開始大舉對抗士族門閥。

劉宋政權一邊重用來自寒門的弟子,另一方面採取國家強制手段抑制莊園經濟,打壓士族門閥。士族門閥開始慢慢衰落,走向瓦解。三、 時代變化導致士族門閥,最終湮滅

即便皇權多次對一些士族門閥進行打壓,但是一些家族憑藉自身的實力依舊能生存下來,並且一些新興的大家族代替原來的家族成為了新計程車族門閥。

這樣不斷地交替彷彿永無止境。大有

"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

的景象,但是時代的變化讓這些士族門閥隨著唐朝的傾倒,徹底消失在歷史的版圖之上。

唐朝的沒落為何讓曾經盛極一時計程車族門閥也衰落了

(1)

黃巢和朱溫大肆殺伐,士族盡數滅亡

晚唐詩人韋莊在其詩作《秦婦吟》曾言:“昔時繁盛皆埋沒,舉目淒涼無故物。內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直接寫出了當時

黃巢和朱溫

兩人將唐朝計程車族門閥與統治階層誅殺的場景,當時只要和貴族階層沾染上一點關係,便會被他們二人其中一人殘忍斬殺。

兩人作為當時寒門的代表,用大肆屠殺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憤恨,加速了士族門閥的滅亡。更是唐朝的災難,直接推動了唐朝的傾覆。

(2)

科舉取士的發展,寒門子弟魚躍龍門

進入唐朝或者說早在南北朝時期,九品中正制就已經慢慢被統治階層所厭棄,慢慢進行改革,採取新的選官任官制度幫助選取人才。

其中科舉制的大幅推廣,逐漸代替了士族門閥依賴的

九品中正制

,為寒門子弟的發展提供了門路。

唐朝的沒落為何讓曾經盛極一時計程車族門閥也衰落了

科舉取士不同於九品中正制,不看出身門第,不論血緣關係,只看你對考試的內容的理解和成績,金榜題名成為了眾多讀書人的夢想,給出身貧寒的子弟極大的出路。擠壓了士族門閥的勢力,泯滅已是必然。結語

自東漢興起到唐朝消逝,存在了七百年計程車族門閥,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但他們的存在不利於封建統治與中央集權,更是直接導致了階層的固化,使下層百姓難有成就,種種弊端之下,傾覆是必然之勢。

參考文獻

《水滸傳》

《晉書》

《秦婦吟》

文/林伯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