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這個人一生驚險不斷,卻總是能夠化險為夷?

大家好,我們的搞笑豫西八大碗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他的意思是,你自己要去創造一個你自己的世界,成為一個你應該成為的人,這是我們這一生唯一應該去做的事。

費勇老師新書《做人》

現已正式上線

為什麼這個人一生驚險不斷,卻總是能夠化險為夷?

01

大學時,讀《世說新語》,讀到這麼一段,說到張翰在洛陽“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感慨:“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千裡以要名爵!”

意思是人活著就要自在快活,何必為了當官跑到千里之外。說完,就辭官回到蘇州老家,從此過著釣魚、寫詩、閒逛的美好生活。

年輕時候讀這段文字,覺得張翰這個人真是瀟灑,很酷。為了故鄉的鱸魚蓴菜,一個念想就辭了職,說走就走。後來,讀更多的歷史,發現瀟灑的背後,是並不輕盈浪漫的現世,是很沉重的人生考量。

張翰是吳國人,他父親是吳國的高官。西晉滅了吳國。張翰,還有吳國的另外一些貴族,像陸機、顧榮、賀循等,都去了北方洛陽效忠新的王朝。張翰就在齊王司馬冏的幕府裡。

齊王深陷西晉的權力鬥爭,大約讓張翰感到了不安。他對同鄉顧榮說:“天下紛紜,禍難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難,吾本山林間人,無望於時。”

這句話裡的重點是“求退良難”。退一步海闊天空。好像我們不求上進,走投無路了,退一步總可以吧。大不了回老家賣紅薯,總可以吧。

但人生的殘酷,是很多時候你想退都沒有了退路。陸機,一直在權力中心廝混,後來滿門抄斬,臨死時感嘆:“華亭鶴唳,豈可復聞?”還能聽到家鄉鶴鳥的鳴叫嗎?還能退回到從前嗎?

為什麼這個人一生驚險不斷,卻總是能夠化險為夷?

02

關於陶淵明的歸隱,我們熟悉的,是這樣一個很灑脫的畫面:不願意向上級領導低三下四,甩下一句:“吾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就拂袖而去。然而,這個灑脫的背後,也是很沉重的人生考量。

陶淵明在《飲酒》第十七首裡透露了訊息:“覺悟當念遷,鳥盡廢良弓。”在權力的世界,有才華的人要麼淪為工具,要麼被殺掉。所以,一旦覺悟了就趕緊離開吧。

陶淵明曾經在劉裕的手下當過幕僚。後來,劉裕當了皇帝。劉裕當了皇帝后,就把一些曾經幫助過自己的功臣給殺了。比如謝混、劉毅、諸葛長民等,這些人在討伐桓玄的過程裡,立下汗馬功勞。但劉裕奪取權力後,這些人就成為劉裕的心頭之患。一個一個把他們殺掉了。

諸葛長民臨死前感嘆:“貧賤常思富貴,富貴必履危機。今日欲為丹徒布衣,豈可得耶?”意思是,在底層的時候總想著要富貴,而富貴總要經歷種種危機,現在我多麼想退回到從前在丹陽做普通人的日子。

還記得那個檀道濟嗎?劉裕當皇帝后,他去勸請陶淵明出來當官,說什麼現在的皇帝多麼英明,現在是多麼繁榮的盛世,讀書人應該出來服務社會。但幾年後,他自己就被另一個英明的皇帝殺了。

在陶淵明去世前後,他曾經的那些同事,一直留在權力世界的同事,要麼被殺,要麼進監獄,要麼生活在不安焦慮之中,只有他,在南山下喝喝酒,讀讀書,種種地,悠然自得。

為什麼這個人一生驚險不斷,卻總是能夠化險為夷?

03

秦朝的李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擅長權術,最後卻死於更善於玩權術的趙高。一家滿門抄斬,臨刑前他看著一同服刑的兒子,忽然悲從心來,愴然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從前在上蔡,還是一個小公務員的時候,和兒子牽著黃犬,追逐兔子,多麼快樂的時光。但是,再也退不回去了。

有一本講中國謀略的書,分析李斯為什麼敗給了趙高,講了趙高玩權術玩得多麼厲害,總結了七八條經驗。好像很厲害,但作者忘了一個關鍵的點,那就是,趙高,以及他的兒子,在李斯之後,也被殺了。

從秦朝到清朝,中國的歷史,就是一部權斗的歷史,互相殘殺,沒有退路,而玩弄權術的人,最後大多死於權術。很多人崇拜的司馬懿,處心積慮,父子三代靠著權術謀取了天下,然而,查查歷史,看看他們的後代,互相殘殺的殘酷,真像地獄,至於末代的兩位皇帝,連同皇后,被俘虜,被侮辱,最後被全部殺光。

只有像張翰、陶淵明那樣的人,退出了舞臺中心,到了太湖邊釣魚,到了南山下喝酒,像局外人那樣看著舞臺上的一出一出的戲,看盡權力的慾望是如何帶著一個一個的人演出無路可退的人間悲劇。

而王陽明,是在陶淵明之外,堅持留在這個舞臺上,在這個險惡的以權鬥為核心的政治舞臺上,以他的“良知”,完成了作為人的一生,為中國人的活法創造了一個不朽的典範。

為什麼這個人一生驚險不斷,卻總是能夠化險為夷?

04

中國曆代統治者都信奉儒家,把孔子奉為聖人,但在實際生活中,權力場的倫理和儒家其實格格不入,盡是虛偽狡詐。

儒家推崇忠君,但君王大多是昏君。要麼殘暴,要麼昏庸。明代的君王從朱元璋,一直到最後的崇禎,無不如此。歷史學家黃仁宇分析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能解釋”,根本原因在於“制度已經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王陽明一直為這個制度承受犧牲。平定南贛叛亂,王陽明完全是拯救了朱厚照的政權,但作為皇帝的朱厚照,不僅不感謝他,還差一點殺了他。皇帝身邊的人,不僅不感謝他,還反過來誣陷他是寧王的同謀。

事實上,王陽明的學生冀元亨,冒著生命危險,協助王陽明平定寧王叛亂。但最後,居然以通敵罪被捕入獄,冤死在牢中。王陽明也無能為力。

1521年朱厚照死了,明世宗嘉靖皇帝上臺。本來對於王陽明是一件好事,但權力鬥爭的複雜在於派系的錯綜,利益的交織。雖然一朝天子一朝臣,明世宗上臺,反而會重用被前任皇帝冷落的人。但是,當年提拔王陽明去南贛平定叛亂的內閣大臣王瓊,以及在平定宸濠叛亂中,幫助過王陽明的宦官張永,在新皇帝的權力洗牌中,被洗掉了。

王瓊的對立面掌握了實際的權力。無論王陽明有多大的功勞,有多大的冤屈,在權力場,站隊高於一切。但另一方面,以王陽明的影響,又不得不重視他。

王陽明處於尷尬的境地。結果是1521年六月,任命王陽明為南京兵部尚書,是一個閒職。

過了幾個月,朝廷又授予王陽明一個叫做“新建伯”的爵位,三代,也就是他的父親、祖父可以追封,子孫世襲。算是對於王陽明平定宸濠叛亂的獎賞。

1522年,王陽明的父親王華去世,按照古代的傳統,要守孝三年。而這正是王陽明內心渴望的生活:在家鄉講學。守孝三年後,朝廷並沒有任命王陽明新的職務,又在家鄉紹興逍遙講學了兩年。

1527年,朝廷突然又想到王陽明,任命他為都察院左都御史,不久又被任命兩廣巡撫,去平定廣西思恩、田州兩地的動亂。1528年,王陽明認定思恩、田州的“土匪”,其實是官逼民反,要解決的是“官”的問題。冒天下之大不韙,上奏皇帝,指出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官員的腐敗,造成了民間的動亂。以招安的形式,和平地解決了動亂。同時,又以智取的手段,平定了附近瑤民的叛亂。

又為朝廷解決了一件大患。但是,得到的仍然不是獎勵,反而是朝中大臣們的諸多猜忌。當朝廷在決定要不要對王陽明予以獎勵的時候,只有一個叫霍韜的官員,上疏給皇帝,極力主張應該大大地嘉獎王陽明,以為這關係到國家的安危。

但這封上疏,到了皇帝那裡,皇帝只說了一個意思:知道了。最終在1528年9月,派了使者到廣州,給了王陽明五十兩銀子等獎勵。

為什麼這個人一生驚險不斷,卻總是能夠化險為夷?

05

王陽明對於是否得到皇帝或大臣們的肯定,其實早已經不在乎了。從龍場悟道之後,皇帝在王陽明心目中,越來越不重要。研究王陽明的學者發現,王陽明在龍場悟道之後,尤其是南贛平叛亂之後,很少以臣子的身份對於國家大事發表意見,他的上奏,都是自己職位要求的不得不報的情況彙報。

王陽明已經不像傳統的儒家,把希望寄託於君王。那麼,寄託於誰呢?他解釋自己為什麼要講學,說過這麼一段話:“誠得豪傑同志之士扶持匡翼,共明良知之學於天下,使天下之人皆知自致其良知……以躋於大同。”

余英時先生稱王陽明的心學,是“一場偉大的社會運動”,並這樣評價王陽明:“是要透過喚醒每一個人的‘良知’的方式,來達成‘治天下’的目的。這可以說是儒家政治觀念上一個劃時代的轉變,我們不妨稱之為‘覺民行道’,與兩千年來‘得君行道’的方向恰恰相反,他的眼光不再投向上面的皇帝和朝廷,而是轉註於下面的社會和平民……這是兩千年來儒者所未到之境。”

為什麼這個人一生驚險不斷,卻總是能夠化險為夷?

06

王陽明一生都很倒黴,但是他都能把逆境轉化為順境。他好幾次都遇到生命危險,但他都能夠化險為夷。為什麼他能做到這個呢?我覺得他的《啾啾吟》這首詩透露了其中的秘密:

知者不惑仁不憂,君胡慼慼眉雙愁?信步行來皆坦道,憑天判下非人謀。用之則行舍即休,此身浩蕩浮虛舟。丈夫落落掀天地,豈顧束縛如窮囚!千金之珠彈鳥雀,掘土何煩用鐲鏤?君不見東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銜其頭?西家兒童不識虎,報竿驅虎如驅牛。痴人懲噎遂廢食,愚者畏溺先自投。人生達命自灑落,憂讒避毀徒啾啾。

大意是,智者沒有什麼疑惑的,仁者沒有什麼擔憂的,為什麼要像個小人那樣患得患失呢?坦坦蕩蕩的信步走去,一切都聽從天命的安排。有機緣就做一番事業,沒有機緣也不強求,就像小舟遨遊在浩瀚的太虛;大丈夫在天地間光明磊落,怎麼能夠像個囚徒那樣畏首畏尾?

再貴重的珠寶可以用來打鳥玩,再鋒利的寶劍也可以用來種田。東邊的老頭天天害怕老虎,天天防著著老虎,老虎著卻在夜裡進了房間把他吃掉了。而有西邊的一個小孩完全不知道老虎是什麼,完全沒有怕的意識,結果呢趕著老虎像趕著牛。愚笨的人害怕被噎死,於是害怕吃東西,結果活活餓死了。愚昧的人總是害怕被水淹死,結果自己掉在水裡淹死了。人生要順應天命,別人的毀謗就當作鳥在嘰嘰喳喳。

這首詩寫作的時間,是1520年,是王陽明平定了朱宸濠的叛亂,卻陷入被陷害的兇險境地。那一年,王陽明在南昌練兵,他的學生提醒他,朝廷中奸人正想找藉口迫害你,這個時候練兵很危險。但王陽明謝絕了學生的好意,覺得君子坦蕩蕩,有什麼好害怕的呢?還寫了這首《啾啾吟》,作為一個回答。

王陽明要表達的,是一個很深刻的哲學,是比喻,我們不能把它簡單化。但他講的確實是一個普遍的心理現象。

日本企業家稻盛和夫的自傳裡有一個例子。稻盛和夫少年時代,有一次,他的叔叔得肺病住院。他很害怕被傳染,結果還是染上了肺病。而他的父親明知會傳染,還是堅持照顧自己的弟弟,毫不介意會不會傳染。結果平安無事。這件事給了稻盛和夫極大的觸動,他很感慨,“我拼命想要逃脫肺結核的魔掌,卻深陷其中,這不正是我這顆恐懼疾病的心招來的災難嗎?”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術語:墨菲定理( Murphy‘s Law)。是心理學家愛德華·墨菲提出來的,有四個要點:第一個要點,任何事都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第二個要點,所有的事都會比你預計的時間長;第三個要點,會出現的事總會出現;第四個要點,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有人把這個理論簡化為:你越害怕什麼,就越會出現什麼。

越害怕什麼,就會出現什麼,這個害怕指的是我們普遍有一種恐懼心理。就是當某一件事情還沒有發生的時候,未來可能有好的結果,也可能有壞的結果。我們總是害怕壞的結果出現,結果,你越是擔心,那個壞結果就越會出現。

有學者專門研究了在戰場上,哪一類士兵容易死亡。結論是越是怕死計程車兵,往往死得越快。在斯皮爾伯格導演的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視劇《兄弟連》裡,在殘酷的傷亡之後,指揮官首要的任務是防止士兵出現恐懼心理。恐懼心理會傳染,一旦在戰場上傳染,就會兵敗如山倒,就會出現幾十個人可以打贏幾百人甚至上千人的情況,

我們害怕堵車,結果真的堵車。我們害怕考試不及格,結果真的不及格了。那麼,我們到底在害怕什麼呢?簡單分類的話,我們害怕的大約是這幾類事情:一是平時生活中的小事,比如發言之前擔心我們不明確的未來,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壞的。比如,考試,有可能考及格,也可能考不及格。再比如,去飛機場趕飛機,可能趕不上,也可能趕不上,

什麼意思呢?當未來的結果不確定的時候,你的擔心、害怕、恐懼都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只有面對,才能解決害怕心。我們小時候都有過被狗追的經驗,你越害怕,她就越是追你咬你。如果,你停下來,面對它,看著它,它也就不追你,也不敢咬你了。

美國學者科林斯,從微觀社會學分析過,腎上腺素是一種“要麼逃跑,要麼進攻”的荷爾蒙,一旦你發現對面的對手流露出害怕的情緒,就會湧現出進攻、屠殺的野性,攻擊弱者。你越逃,狗就越是追著咬你。你停下來,看著它,它反而害怕了。

王陽明龍場悟道,他認為參透了世間的一切,但心中還有一點對於死亡的恐懼,也就是沒有看透生死,他就做了一幅棺材,每天在棺材傍打坐,面對死亡。

為什麼這個人一生驚險不斷,卻總是能夠化險為夷?

07

王陽明說:“如果我遵循了我內心的良知,覺得這個事情不應該做,那麼,即使孔子說過可以做這個事,我也不會去做”。

王陽明的一生,用了種子法則、心靈法則、純粹法則、行動法則、擔當法則完成了這一件事,而這一件事,點亮了他的生命。

為什麼這個人一生驚險不斷,卻總是能夠化險為夷?

▼? 直 通 當 當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