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翻譯”金曉宇刷屏後,如何為更多“金曉宇”保駕護航?上海這麼做

“天才翻譯”金曉宇刷屏後,如何為更多“金曉宇”保駕護航?上海這麼做

這兩天,一位患有精神障礙的孩子成為“天才譯者”的故事經由媒體報道後在全網刷屏。透過這則感人的故事,“金曉宇”的名字不僅為人們所知悉,更多和他類似的特殊孩子也走進公眾視線。

如何為更多特殊孩子的成長護航?如何透過融合教育、讓他們享受到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能否整合多方力量搭建平臺,在全社會營造關愛、幫扶特殊孩子的良好氛圍?這些話題引起了教育界關注。中國福利會託兒所所長方玥的話,則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融合,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溫度。在實現幼有善育的道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貫穿全學段的融合教育“共同體”,可否進一步複製推廣

讓一些特殊兒童進入普通學校或幼兒園,和正常的兒童一起學習,融合教育在上海已有探索,且成效喜人。

幾年前,中國福利會託兒所就已和特殊學校南陽學校“結對”,試水融合教育。南陽學校的苗苗班,多數學生屬中重度智力障礙,自幼兒園起就在特殊班學習。由於智力和家庭的實際情況,他們平時與普通孩子一起玩耍和學習的機會並不多。近五年來,每兩週,南陽學校都會組織苗苗班的同學去一次中國福利會託兒所,與幼兒一起學習、生活、參加各類活動。孩子們之間,也從最初的陌生,漸漸發展為共同學習與遊戲的好夥伴。

“天才翻譯”金曉宇刷屏後,如何為更多“金曉宇”保駕護航?上海這麼做

“實踐證明,普特融合對特殊孩子的智力障礙、語言遲緩等問題的早發現、早干預發揮了積極作用。”方玥介紹,中福會託兒所和南陽學校所在的靜安區從2019年起連續對全區各級各類學校開展調研,發現當前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越來越多,“特殊學生”範圍也在擴大,從原有的視力、聽力、言語、智力、肢體障礙兒童,延伸到學習障礙兒童、情緒行為障礙兒童等。為此,靜安區建立了貫穿學前、小學、初中、高中(中職)基礎教育全學段的區域融合教育研究實踐共同體,並組建了“認知與學習”“感知與運動”“語言與溝通”“情緒與行為”四個領航團隊,聘請相關醫療專家為融合教育的深度發展提供智庫支援,打造了融合教育多渠道公共服務資源共享模式。

“今後,希望這樣的結對機制能在上海甚至全國逐漸推廣。”在方玥看來,所謂融合教育,不僅要讓特殊兒童在自然情境中發展社交能力、獲得歸屬感,同時也要讓普通兒童認識、瞭解身邊的特殊同伴,促使普通兒童學會尊重、認可乃至欣賞彼此間的差異,及時幫助有需要的人。

融合之家,為破解這一“世界性難題”找到突破口

沿著特殊教育的延伸線,對特殊學生的關愛也需進一步延伸。畢竟,孩子會漸漸長大,他們將走出校園、步入社會。正如不少心理學專家所言,為這部分孩子護航,除了家庭層面的支援,充滿善意與包容、理解與接納的社會環境也至關重要。

今年寒假的第一天,浦東新區東方小學的五年級學生伍毅和他的幾位小夥伴相約來到新開不久的塘橋街道社群空間——“塘·空間”。“塘·空間”裡涵蓋了兒童友好主題的慈善超市、助力心智障礙青年就業的夢工坊咖啡館以及社群居民共享的活動空間。

“天才翻譯”金曉宇刷屏後,如何為更多“金曉宇”保駕護航?上海這麼做

前一晚,在塘橋街道的牽線下,夢工坊咖啡館接到了一張愛心企業發來的50杯熱飲訂單,而伍毅和夥伴們的任務,是作為小志願者,幫助咖啡館裡幾位心智障礙青年店員,一起完成訂單,並將這些熱飲分發給冬日裡在戶外辛勤工作的快遞、環衛、保安“小哥”們。

曾經,心智障礙青年就業,是殘障人群就業中最為困難的“世界性難題”。據201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的心智障礙者佔殘障人群的6。9%,殘障人群整體就業率達43%,而心智障礙人群就業率不足10%,相當一部分心智障礙青年會在就業後出現“不適應症”,甚至從社會重新回到家中。夢工坊的及時出現,為這一“世界性難題”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天才翻譯”金曉宇刷屏後,如何為更多“金曉宇”保駕護航?上海這麼做

作為上海首個心智障礙青年支援性就業基地,自2019年至今,夢工坊咖啡已透過和浦東新區輔讀學校間的校企合作陸續開出三家門店,店內的18名正式員工均是來自浦東新區輔讀學校畢業生。作為特殊教育的融合之家,夢工坊咖啡為這群特殊青年走進社會、融入社會搭建了平臺,也讓更多人關注到了這個特殊群體。

寬容“慢一點”和“小疏忽”,幫助他們過上普通人的生活

在夢工坊咖啡館,20歲的張知瀟已是“老員工”了。2019年從浦東新區輔讀學校畢業,到如今在位於“塘·空間”裡的夢工坊新店工作,兩年多來他不僅在“業務”上駕輕就熟,還逐漸成了周圍孩子們的好夥伴和好老師。

下午時分,看著店裡來取咖啡的愛心企業員工和快遞“小哥”們越來越多,張知瀟不緊不慢地為每個入店者測著體溫、提醒大家戴好口罩。待大家人手一杯咖啡,張知瀟興奮地衝著大家說:“快過年了,我來給大家吹奏一曲《新年好》,祝大家虎年虎虎生威。”

“天才翻譯”金曉宇刷屏後,如何為更多“金曉宇”保駕護航?上海這麼做

這溫情一幕,感動了在場的很多人。有人說,情不自禁聯想到紅極一時的熊爪咖啡、“吾聲快遞”聾人快遞團隊,還有幫助自閉症兒童開啟音樂治療的“天使知音沙龍”,以及近來備受矚目的“愛·咖啡”自閉症社會實踐基地……無疑,在上海這座海納百川的城市,越來越多的社會力量正在集結、貢獻更多“愛的支援”。

見到此情此景,浦東新區輔讀學校校長王英的眼神充滿動容。“對於特殊的孩子,很多人其實並不瞭解。其實,他們跟我們一樣,需要尊重、接納、包容。工作中,他們可能動作慢一點,可能會有點小疏忽,但基於平等的相處和交流,能讓他們有信心做得更好。”新年來臨,王英也許下一則新年心願:希望有更多類似夢工坊的融合平臺,幫助更多特殊的孩子融入社會大家庭。

作者:王星

編輯:王星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圖:受訪學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