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光發展債務危機持續發酵 知情人士稱萬科洽談入股進展順利

財聯社(北京,記者 李潔 陳業)訊

,在陷入流動性危機近半年後,藍光發展(600466。SH)首現公開市場債券違約。

該公司於7月12日晚公告稱,其發行的中票“19藍光MTN001”,本應於2021年7月11日兌付本息,截至到期兌付日終,未能按照約定籌措足額償付資金,已構成實質性違約。

與此同時,藍光發展仍在竭力自救。對於藍光發展引戰最新進展,有知情人士向財聯社記者透露,“萬科會入股藍光發展,現在整體談的進度還不錯。”

一位接近藍光發展的人士則告訴記者,“目前公司重組都是董事長及個別高層領導直接談。”

“藍光發展目前債務壓頂,且已出現債券違約,但是其大多數專案已經設定了優先權,依靠專案公司層面的賣專案、賣股權已經沒有迴轉餘地了,在大環境沒有實質性變化的情況下,未來的出路只有引進戰投、整體重組或者清算。”一位研究機構高層表示。

債務到期壓力加劇

據藍光發展釋出的公告,出現違約的“19藍光MTN001”發行規模為9億元,期限2年,本計息期債券利率為7。5%,應付本息金額為9。675億元,兌付日為2021年7月11日(實際兌付日為2021年7月12日)。

對於債務逾期的原因,藍光發展方面表示,“自2020年年度末至今,公司公開市場再融資受阻,經營性現金流回速放緩,公司流動性出現階段性緊張,加之部分金融機構提前宣佈到期,導致公司出現部分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情況。”

據統計,截至2021年7月12日,藍光發展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合計45。44億元,逾期債務包括銀行貸款、信託貸款、債務融資工具等債務形式。

“出現公開市場債券違約,說明上市公司的現金流已經斷裂和基本枯竭,違約屬於迫不得已,因為一般情況下上市公司為了維護自身信用,會竭力避免債券違約。”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告訴記者。

對於公開市場債券違約對於藍光的後續影響,柏文喜稱,“上市公司在公開市場債券違約會導致公司資信評級的急劇下降乃至信用喪失,並導致下一步債權融資極度困難甚至終止,而股權融資以及其他資本工具的運用也會困難重重。”

值得關注的是,藍光發展還將面臨進一步的債務到期壓力。

公開資訊顯示,包括“19藍光MTN001”在內,目前藍光發展境記憶體續債券15只,債券餘額114。34億元;境外存續債券3只,債券餘額為10。5億美元。其中,7月內,藍光發展還將陸續面臨“20藍光CP001”以及“19藍光02”的到期及回售壓力,債券餘額合計為18億元。

資料顯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藍光發展貨幣資金餘額為110。16億元,其中可自由動用資金僅為2。07億元,無法覆蓋到期債務。

“公司財務槓桿和流動性承壓,尤其是近兩年債券進入密集到期,存在較高的集中兌付風險。”中金證券分析師表示,“雖然此前公司進行了多項資產處置也回籠了部分資金,但公司再融資渠道已明顯收緊,處置資產的短期流動性緩衝也無法彌補大量密集的到期壓力,使得公司面臨如今償債的困局。”

“目前公司正在與上述涉及的金融機構積極協調解決方案。”藍光發展方面稱,為化解公司債務風險,公司正全力協調各方積極籌措資金,商討多種方式解決相關問題。同時,公司將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在金融監管機構的積極協調下,制定短中長期綜合化解方案,積極解決當前問題。

引戰自救仍在持續

藍光發展在資金吃緊情況下,已開啟了艱難的自救之路,一方面通過出售專案緩解壓力,一方面也在與戰投談判。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藍光發展管理層便提出,公司考慮在股權層面引入財務實力強的戰略投資者。隨後市場曾傳出萬科與藍光發展在洽談入股事宜,但在當時遭到雙方否認,並表示雙方只是在專案層面的合作。

7月12日,知情人士向記者透露,萬科與藍光發展仍在洽談入股事宜,現在整體談的進度還不錯。對此,藍光發展方面未予迴應。

上述研究機構高層告訴記者,藍光發展目前所面臨的局面,究其根本還是因為藍光發展之前為了衝規模而過度使用了財務槓桿,在追求高規模中忽視了流動性穩健與現金流安全問題,忽視了房地產強週期與強政策性的行業特徵,在遭遇行業強力調控下導致流動性危機。

而在藍光發展將部分優質資產賣出後,業內人士認為,該公司剩餘資產能否吸引戰投救場將成為解決危機的關鍵。

“關於萬科有沒有可能出手拉藍光發展一把的問題,一是要看藍光發展的資產價值有多大,二是取決於雙方合作的條件與代價。”柏文喜表示。

目前來看,萬科與藍光發展已有合作基礎。早在5月27日,藍光將其持有的無錫和駿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約 53。17%股權轉讓給萬科;6月底,藍光位於石家莊的專案,也被萬科收購。

存貨價值幾何?

從藍光發展的存貨來看,根據中金證券研究報告,截至2020年底,藍光發展賬面存貨價值1696億元,剔除預收賬款後公司的未售貨值約906億元。而剔除受限後,剩餘可動用的未售貨值估算則可能在616億-830億元之間。

從藍光發展土儲的區域分佈上,截至2020年底,西南區域、華中區域、華東區域、華北區域和華南區域佔比分別為40%、33%、10%、8%和9%。其中,西南區域佔比最高,從具體專案分佈來看,成渝地區部分專案位於成渝郊區區域,地段分佈不佳,四川省專案也有多個位於南充、瀘州、自貢等三四線城市,實際去化和處置均存在難度。

“藍光相對較好的專案主要位於華東區域,但總體佔比較低,因此實際較好出售的資產並不多,且華東區域專案較多是公司此前高溢價專案,存在盈利空間縮窄的可能。”中金證券在研報中表示。

此外,雖然藍光的樓盤專案數量依然不少,但截至2021年6月末,其大量子公司和聯合營公司均處於股權質押中,這部分資產難以直接處置。

2021年6月17日,藍光發展釋出公告,公司持有的主要全資子公司藍光和駿股權被深圳聯新、深圳安創和杭州萬盛樓宇裝置有限公司司法凍結,該部分股權被凍結為相關方採取的財產保全措施。由於藍光和駿為公司的主要子公司,下屬專案公司多由藍光和駿直接控股。

上述研究報告顯示,由於藍光較多資產被抵押給融資主體,各個專案較為封閉運作,一旦出現債務危機,融資方可能快速尋求財產保全,或凍結股東持有上市公司股權(如中航信託、百瑞信託等凍結控股股東持有上市公司股權)、或凍結公司持有的核心子公司股權(如平安不動產旗下公司凍結藍光和駿股權)、或要求補充抵質押、或對已抵押專案進行處置。

“在各方利益不一致情況下,藍光發展無法對專案統籌談判,這可能導致藍光的資產處置週期拉長,處置價值可能受損,也因此難以應對集中到期的債務壓力。”上述中金證券研究員表示。

值得關注的是,在7月5日,藍光發展釋出公告稱,總裁遲峰和首席財務官歐俊明因公司整體工作安排原因申請辭去所擔任職務,藍光發展總裁將由董事長楊武正接替。

據悉,楊武正為藍光發展創始人楊鏗之子,其能否為當前藍光發展的困境尋求解決辦法,帶領藍光發展走出資金危機,仍有待時間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