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力斯SF5淡出華為,小康股份的取與舍

問界M5的出現,讓賽力斯華為智選SF5陷入邊緣化。這意味著,作為賽力斯與華為聯合打造的首款車,其高光時刻只維持了8個月。

賽力斯SF5淡出華為,小康股份的取與舍

2021年4月,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上市。重要的是,除了賽力斯自有渠道,SF5在華為體驗店、華為商城同步開啟預訂,讓其一秒登頂輿論高峰。

但是,“出道即巔峰”的高光時刻很短暫,尤其在問界M5以更高調的姿態站上舞臺之後,賽力斯華為智選SF5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墜落”。

賽力斯SF5撤出華為渠道

關於賽力斯與華為的合作,遍地質疑聲似乎已經成為常態。時間最近的一波輿論發生在2021年12月下旬。

12月23日,在華為冬季新品釋出會上,賽力斯首款旗艦增程式電動汽車AITO問界M5正式釋出。作為賽力斯與華為深度合作品牌AITO下的首款新車,雙方對問界M5尤為重視。尤其是華為對新品牌AITO和新車型的造勢,讓問界M5熱度不斷翻飛。

資料顯示,到1月初,問界M5的累計訂單已超7000臺,呈現出“爆款”的趨勢。

賽力斯SF5淡出華為,小康股份的取與舍

然而,相比問界M5被熱捧,那廂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的“老車主”和準車主卻開始慌了。

在釋出問界M5之後,有多位已經購買SF5的車主表示,在華為智選門店,賽力斯華為智選SF5已經暫停預定,或面臨停產。並且,隨著賽力斯門店更名為AITO品牌使用者中心,SF5售後服務也變更為在AITO門店進行。而準車主的恐慌與擔心則在於,已經支付定金的賽力斯SF5,還未開始交付,就將面臨車型停產的局面。

根據一些車主的描述,其選擇賽力斯SF5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華為情節”。而從華為的佈局看,問界M5與SF5釋出的時間僅間隔了8個月,問界M5出現直接讓SF5退出了華為銷售渠道。並且,按照官方說法,AITO是華為深度賦能的高階智慧汽車品牌,與賽力斯SF5相比,AITO 的研發、製造、銷售服務均由華為深度參與。

賽力斯SF5淡出華為,小康股份的取與舍

為了安撫車主,賽力斯於今年1月5日在其官方社交平臺上釋出宣告表示,將會全力建設全新工廠,以此來擴充產能,並對首任車主給出一系列權益。

查詢官方渠道可見,在賽力斯App上,目前賽力斯華為智選SF5仍能正常下單,使用者可以選擇1000元意向定金或10000元大定。但在華為商城中,已經無法搜尋賽力斯SF5的商品資訊,僅有問界M5可以選擇。

賽力斯SF5淡出華為,小康股份的取與舍

同時,在北京多家華為體驗店中,已經不見賽力斯SF5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新推出的問界M5。

雖然,聲明發布之後SF5“停產”風波得以平息,但是,外界對於賽力斯產能等質疑卻持續發酵。

問界M5成“親生子”

對於為何會出現賽力斯SF5停產的訊息,賽力斯認為,是由於宣傳新品牌車型需要在資源上傾斜,給外界造成一定的誤解。賽力斯所說的資源傾斜,是指“由於晶片短缺因素,出於保障使用者交付及時性的考量,有幾天暫時不接受預定。”

但是,從官方近期的一系列言論及計劃來看,之所以暫時停產賽力斯SF5,主要的因素還包括為問界M5的產能讓路。

賽力斯SF5淡出華為,小康股份的取與舍

今年1月1日,小康股份創始人張興海在發表公司內部信時表示,“2022年伊始,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要舉全賽力斯之力、全集團之力確保問界M5的高質量海量交付”。張興海認為,這是賽力斯的立足之戰、榮譽之戰,更是小康集團發展的轉型之戰、破局之戰。

到1月中旬,業內人士透露,賽力斯舉辦了內部誓師大會,制定了一季度生產10000輛問界M5,以及3月正式首批交付5000輛問界M5的目標。根據賽力斯目前的產能,賽力斯員工需要加班加點,春節期間或不停工。

賽力斯誓師的主要原因,應是源於華為立下年銷30萬輛flag帶來的壓力。

賽力斯SF5淡出華為,小康股份的取與舍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曾在新車釋出會上表示,問界M5擁有媲美百萬級豪車的水準,且目標是在5年內,將AITO品牌打造為全球新能源品牌TOP 3。

據餘承東透露,AITO品牌還將推出一款中大型SUV,問界M5也將推出純電版車型,基於AITO旗下的三款車型,2022年華為將挑戰30萬輛的銷售目標,基於此,合作車企一年銷售額可達到1000億元。

以產能來看,問界M5主要在重慶的兩江工廠生產,該工廠每小時可生產30輛,一個月可實現1。5萬輛的產量。以此推算,兩江工廠的年產能約為18萬輛,對比華為30萬輛的目標相差了近12萬輛的產能。

一方面,從華為花費大量精力與資源傾注於AITO品牌的新車上市與交付,能夠看出其對於問界M5的側重;另一方面,基於18萬輛的年產能,賽力斯對於SF5只能心有餘而力不足,且需要擴張產能才能達到30萬輛的目標。

小康股份面對華為的取與舍

從小康股份與華為的合作進度來看,節奏實際非常之快——一年之內便推出了首款合作車型、高階品牌,以及第二款“更華為”的車型。不過,更確切來說,應該是華為的步伐太快,而小康股份,則更像那個加緊腳步跟上節奏的人。

賽力斯SF5淡出華為,小康股份的取與舍

雖然“不造車”仍然是華為的第一標語,但從華為改變重心的速度來看,多少有些讓外界猝不及防。按照規劃,華為想要做的,是幫助企業造好車,實現汽車業務的規模化。

而作為規模化的開頭,賽力斯SF5確實表現平淡。乘聯會資料顯示,2021年4月至12月,賽力斯SF5銷量分別為129輛、204輛、1097輛、507輛、715輛、1117輛、1926輛、1385輛、1089輛,全年銷量共計8169輛。

同時,小康股份作出取捨的原因,或許還包括來自經營上的挑戰。根據小康股份釋出的資料,2021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14。5億元,同比增長24%,但歸母淨利潤為-10。83億元,同比減少49%。現金流為-7。9億元,同比減少270%。

賽力斯SF5淡出華為,小康股份的取與舍

資本方面,去年4月,華為的加入讓小康股份股價一路飆升,到2021年7月,小康股份盤中甚至突破80元每股,總市值一度突破千億人民幣。但是,在12月23日釋出問界M5當天,小康股份跌超7%,並連續兩日跌停。其後繼續下跌,至1月20日,跌至51。72元每股,跌幅4%。

雖然相比2020年初17元每股的股價,小康股份當下的股價仍然上漲明顯,但其中存在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小康股份的股價,成也華為,落也華為。

或許也因此,在外界的眼中,在與華為的合作關係中賽力斯總是處於被動的一角,與華為的更進一步合作,似乎也成為賽力斯目前的最佳選項。

對於花費心血開發的SF5,賽力斯顯然並不願輕易放棄。如今的SF5正在退回賽力斯自有銷售渠道,只是,除產能之外,消費者的意願或將成為SF5接下來發展的不確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