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上“破窗”,止於受損,是自律的高階形式

古語說:“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我們堅持善言善行往往需要更強更持久的內驅力,而一旦沾染上惡言惡行,就很容易沉陷於墮落的快感中,難以自拔,很快就會形成一種惡性迴圈。比如,現今大多數人都養成了熬夜刷手機的習慣,雖然與內在意願相悖,但是依舊樂此不疲。從承諾睡前玩幾分鐘到意猶未盡的幾個小時,長此以往,逐漸就與自己被動達成共識,以“熬夜使我快樂”的自嗨式想法來進行自我麻痺和安慰。之所以自食惡果,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一次次小小的縱容,引發了自我承諾的崩塌。

負面的情緒、消極的行為具有極強的傳染性,當你為自己設定的玩十分鐘睡覺的目標沒達成時,就會延續下一個十分鐘,由此便形成了一種心理慣性,最終在這場與自我的博弈中敗下陣來,這樣會產生惡性迴圈的行為被稱為“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具體是指一件事情、一個東西一旦有了裂痕,人們就會有意無意地任其變得更壞

。一幢建築,如果有一扇玻璃破了,就會引發破壞者打破其他的玻璃,然後闖進建築內,如果發現無人居住,很可能就會在裡面肆意妄為;原本乾淨的地方一旦有了垃圾,人們會毫不猶豫地在這裡繼續丟垃圾;一個計劃一旦中止了一次,就極有可能有第二第三次,直至完全放棄。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人生中很多大的崩塌都是從小小的放縱開始的

。第一扇破窗的產生是精神意志的一次滑坡,面對這次滑坡所產生的失敗和悲傷,平庸的人很容易被牽引著走,而善於自省自律的人懂得及時止損,調整內在平衡,在反思中修補“破窗”,提振精神,重新出發。

關上“破窗”,止於受損,是自律的高階形式

1、不給自己製造破窗的機會

知名網路作家唐家三少,每天筆耕不輟,日更八千到一萬字。十四年來,除了親人去世時需要停筆,其它任何時候他都沒有斷更過。新婚之夜,送完客人,妻子休息了,他還在更新《生肖守護神》;女兒出生那天,他還擠出時間更新《斗羅大陸》;生日當天高燒40度,他仍然咬緊牙關努力更新《天珠變》。因為熱愛和堅持,他做到了行業內的數一數二,2018年以1。1億的版稅位居作家富豪榜第一。

自律會產生優秀,優秀會衍生優秀;放縱會產生墮落,墮落會滋生墮落。

唐家三少十幾年如一日地堅持創作,不給懈怠和懶惰任何鑽空的機會,不給人生留下“破窗”的漏洞,全力以赴為心中的熱愛燃燒歲月,最終換來了應有的榮譽和獎賞。

不管在生活還是工作中,堅持一件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不給自己一次懈怠的機會,不要讓自己有放棄第一次的想法,因為一旦放棄第一次,第二次就變得很容易。

絕大部分人都有一種潛在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精神意志上出現一條裂縫,就很容易引起自我懷疑和自我墮落。

關上“破窗”,止於受損,是自律的高階形式

2、找到那扇最小的破窗

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終其一生位極人臣,道德文章為後世所敬仰,這一切成就都源於他極度的自律精神。在他年輕時,脾氣暴躁、做事無毅力、鬱郁不得志,雖然每日記日記反思己過,但是壞毛病仍不時再犯,幾經懊惱和自責,他痛定思痛,決定從小處著手,先改變自己的一些壞習慣,其中被列在第一條的就是早起。

為了叫醒自己,他在床邊放個銅盆,盆上用繩拴個秤砣,再把香繫繩上。香盡繩斷,秤砣砸盆就會發出聲響。聽到響聲後,他便翻身起床,開始點燈讀書。長此以往,他精氣神大勝往昔,惰性漸除,學問也大有長進。之前屢次都考不中秀才的他,中秀才的第二年,就中了舉人,中舉人後第四年,又高中進士。

他用早起的方式,啟動了一個自律、自強的突破口,修復了自己人生的“破窗”,養成了一個受益終身的好習慣。

關上“破窗”,止於受損,是自律的高階形式

3、勤於觀心是避免破窗的根本

佛家有偈語:“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惡行源於惡念,惡念起於心。

所有惡化的外在表象,都是下滑的內在精神意志的投射。

古人勤於“吾日三省吾身”,這個過程就是在審查反思是否有惡念惡行產生。注重內在修煉的人,對自身的念頭會有極強的條件反射,當有損人或自損的念頭產生,就會馬上警覺,念起斷念,斷念即無。當然,這需要長期堅持自我反思和鍛鍊,才能做到心一動便能進行自我調節,這是自省自律能達到的最高境界。

勤於拂拭內心的塵埃,就是一個自我淨化的過程,外在的春風化雨正是源於內在的平和清靜。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自然能避免“破窗”的發生,或者說,當受外在力量的打擊產生“破窗”時,也能以“臨大事有靜氣”的智慧化解危機,修補“破窗”。

人生最好的及時止損應從心開始,防於內,才能止於外。

薦書

《自卑與超越》

關上“破窗”,止於受損,是自律的高階形式

作者: [奧地利]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豆瓣評分:8。0

《自卑與超越》是個體心理學的先驅阿德勒的代表作。書中作者他告訴我們,理解一個人,就要從他的過去入手,而一個人的生活風格,則是與他對於過去經驗的認識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怎樣認識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難,超越自我。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是並駕齊驅、等量齊觀的。在《自卑與超越》中,關於記憶和夢的探討,作者也參考了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並提出了自己的意見。針對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會性問題,作者也在《自卑與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價值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