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客家人有種相當有特色的美食叫黃粄,是怎麼製作的?

黃粄是梅州客家人的傳統小吃,在梅州平遠、興寧以及福建武平等客家地區最常見,當地人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做黃粄來招待親朋好友。目前黃粄的製作技藝已經作為傳統技藝被列入梅州市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據說,製作黃粄只在“交春”(立春)以前進行,這是因為“交春”以後水質會發生變化,用這種變化以後的水做出來的黃粄口感欠佳。

“黃粄”中的“黃”,在普通話裡常用來形容事情失敗或計劃落空,但在客家人卻從不這樣認為,“黃”與“王”、“旺”諧音,黃色也代表貴族,同時會讓人想到黃金,因而象徵著王者風範以及榮華富貴。因而黃粄也非常受客商的歡迎,吃黃粄預示著財源廣進、黃金萬兩。

梅州客家人有種相當有特色的美食叫黃粄,是怎麼製作的?

秉持傳統做法制作出來的黃粄,顏色鮮黃,具有健脾消食的功效。單獨吃,口感筋道而帶有一些甜味和香味。將黃粄切成塊狀,蘸上白糖或者客家人做的“紅油”,也別有一番風味;另外,切塊配上豬肉、魷魚、香菇、小蝦米等一起翻炒,做成一道佳餚,吃起來又是另外一番美味,

黃粄由“黃粄水”混“禾米”(禾米是客家地區常見的一種粳米,常被客家人用來釀酒)而成。傳統的製作工序較多,需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

梅州客家人有種相當有特色的美食叫黃粄,是怎麼製作的?

一、製作“黃粄水”

“黃粄水”來源於梅州山林中的一種被子植物——“黃粄叉”,學名叫黃瑞木,它的果實黑又圓,有人也叫它“烏珠子”。首先將採集回來的黃粄叉晾乾後燒成灰,在把黃粄樹灰放入清水浸泡過濾。有些地方還會加入楊梅樹的樹枝和乾燥的布驚樹葉一起燒成灰,然後在用乾淨的布將灰包好,放入鍋中,用大鍋燜煮2-3小時,直到析出“黃粄水”。

梅州客家人有種相當有特色的美食叫黃粄,是怎麼製作的?

二、浸禾米

禾米屬於秈型糯性晚稻,由於產量低下,已經很少種植,如今基本用糯米和秈米代替。將約佔三分之一的糯米和約佔三分之二的秈米用清水淘乾淨後,加入“黃粄水”浸泡數小時,之後進行晾曬,待乾燥後再回鍋蒸煮,最後將蒸熟的禾米飯取出,放入石臼中捶打約一個小時,直到飯糰徹底膠著化,黃燦燦、香噴噴的黃粄便製作完成了。在製作過程中,還可新增茶油,這樣做出來的黃粄才更香。另外一種做法是將浸泡好的禾米磨成米漿,倒在鍋裡用文火熬煮,在熬煮過程中要不斷攪拌,使水分蒸乾而不至於燒糊,製成柔軟而富有彈性的粄團,最後再放入石臼中反覆捶打半個小時左右(如今都已用機器代替),黃粄便製作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