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文/陳益峰

北宋末年,生活在我國東北地區白山黑水之間的少數民族女真族迅速崛起。12世紀初,完顏阿骨打統一東北女真族各部,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建國稱帝,國號大金。此後,大金曾兩次發動對燕京的戰爭,最終佔領了這片土地。

皇統九年(1149),金朝尚書左丞相完顏亮,發動宮廷政變,殺金熙宗,自立為帝,為金朝第四任皇帝。改元天德。天德二年(1150),廢行臺、中書省和門下省,只置尚書省。貞元元年(1153)遷都長城以南的燕京,更名中都(今北京)。為鞏固皇權,鎮壓大批貴族反對派,大批任用漢人、契丹人、渤海人執掌朝政。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朝經過太祖、太宗、熙宗三代近三十五年的經營,已經擁有北方的半壁江山,而國都依舊偏居於會寧府。出於消滅南宋、統一天下的宏偉目標,海陵王決定將政治中心南移,於貞元元年(1153年)將國都遷往燕京,並改燕京為中都。

海陵王遷都遭到很多王公大臣反對。為擺脫上京宗室貴族的束縛,鞏固中都的國都地位,海陵王決定把皇家陵寢一併遷往中都。同年,他派司天臺到燕山山脈勘陵。一年後將兆域(陵寢的疆地)選定在中都西南良鄉縣西50裡的大房山裡。

貞元三年三月(1155年),海陵王下令營建大房山的九龍山諸陵。為加快進度,他親自督辦。與此同時,他還先後派出兩路人馬回會寧府遷陵。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太祖睿陵、太宗恭陵、德宗順陵的靈柩就已安葬在房山陵寢中。

從海陵王一朝開始,經過世宗、章宗、衛紹王、宣宗,共五世六十餘年的營建,金陵逐漸形成一處規模宏大的皇家陵寢。按功能劃分,金陵包括皇陵、坤厚陵和諸王兆域三部分。

金朝九帝除宣宗葬汴京(河南開封)、哀宗葬蔡州(河南汝南縣)外,太祖至衛紹王七位帝王均葬於大房山陵區,太祖葬睿陵,太宗葬恭陵,熙宗葬思陵,世宗葬興陵,章宗葬道陵;海陵王、衛紹王兩位皇帝死後被削去帝號,故葬所無陵號。此外,金朝追封的四帝,三位遷葬於大房山陵區:完顏亮父德宗,葬順陵;世宗父睿宗,葬景陵;章宗父顯宗,葬裕陵。熙宗父徽宗葬上京會寧府,沒有遷葬大房山的記載。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鳥瞰女真部落的金朝皇陵陵區,為連起火星行龍,火焰連天,開面結穴,這是太行山結穴的一種重要特徵之一。

房山的金皇陵建於1155年,修建者海陵王完顏亮,六年後死於政-變。但是繼任者完顏雍,平息北部契丹起義,擊退了南宋隆興北伐,簽署《隆興和議》,開啟了雙方四十餘年的和平局面,推動金朝轉入和平發展軌道。內政和經濟方面,勤政節儉,選賢治吏,輕賦重農,尊崇儒學,更值得稱道的是,金世宗十分樸素,不穿絲織龍袍,使金朝國庫充盈,農民也過上富裕的日子,天下小康,實現了“大定盛世”的繁榮鼎盛局面,金世宗也被稱為“小堯舜”。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龍脈重重開賬,橫鋪數十里帳中抽脈,火星行龍起祖,火星開面結穴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祖山左右開賬,左帳環繞數里,右帳層層回頭,穴在中心,羅城完整,左右纏送、侍衛林立,前有朝迎,諸山擁從,如眾星拱衛北辰。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鳥瞰陵區,右側大帳,層層回頭顧穴,十餘重環護穴場,氣勢巍峨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鳥瞰金陵陵區,大龍左側環繞數里,為捲簾殿試格局,內堂水在龍門口消失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鳥瞰龍門口,左右有巨石巍峨聳立,北辰居水口左側,巉巖石山,聳身數十仞,形狀怪異,當於中流,挺然朝入,為極貴之格,千不逢一,多是王侯大地,才有此物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水口彎環曲曲,迂迴深聚,顧我欲流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左右獅象鎖水口,外側有龍身開出的送砂,層層關欄,水口緊固。真龍寶地,有尊貴北辰,大多能出天-子。此地北辰巍峨屹立堆疊於水口之間,望之而神驚,就之而心怖,崚嶒峻險,怪異巉巖。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古書說:大凡看地,先觀水口,城門關攔周密,內有真龍融結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北辰星居水口左側,為大貴之地,多主出英雄豪傑之士驚天動地之人。局中其中必有大貴之地。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正面看九龍山結穴,火星起祖開面結穴,祖山之下,分脈九根,古代地理先生稱此地為:九龍山。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鳥瞰穴位和朝山,左側外龍砂轉頭,過堂作案,起臥獅形,獅子背部為案山。外聳千重,不如眠弓一案。左右龍虎交鎖數十層。右側有大龍數十重回轉,外側白虎轉頭做朝山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水口有北辰鎮鎖,古人說:禁口勿言,非王侯之福氣,不能使用,五百年間,方能葬一。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古書說火星一般不結穴,這是對的,火星也叫廉貞,一般做祖山。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祖山為廉貞火星,地名雲峰山,山峰巍巍,聳直雲霄,頂頭尖,燥熱秀氣,火焰連天,當人稱雲峰山的主峰為皇陵尖。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脈細短促,入首處,落脈沉腰,左右護送嚴密,有扛有夾,為極貴之龍。子龍入首,穴立子山午向正向,亥水來,走未口。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大地若無廉貞作祖,為官不到三公。 祖山為廉貞火星,貴到極致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正面看金陵區域,九龍山下,埋葬金的皇陵和金兀朮之墓(皋塔)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畫像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陵平面圖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陵墓實景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陵全景,日本的關野貞博士初到房山對金代皇陵進行考察時,他拍攝了四張照片,後悉數發表在京都法蔵館所出的《支那文化史蹟》第11卷(1941年)中。九龍山下的金陵遺址依然清晰可以見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近看金太祖陵墓,穴後星峰非常端正,穴前的碑亭遺址還在。東邊的碑亭中的碑是康熙帝御筆,用漢文書寫,西邊的碑亭是滿漢兩種文字(應為順治帝御筆《御製金太祖世宗陵碑文》),兩個碑亭同毀於1975年左右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日-本關野貞,拍攝的金世宗陵的寶頂,他稱為西陵墳丘,因為世宗陵墓,在太祖陵墓的的西側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日-本關野貞,拍攝的太祖陵的寶頂,,他稱為西陵墳丘,為清代修復金陵時重建的。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神道上殘存的臺階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火多出高山,貴而無敵,形如龍樓鳳閣,勢必插漢雲霄,尊貴無比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側看金朝太祖陵,所用的龍脈,龍勢非常靈活,曲曲扭動,層層剝換,石脈轉土脈,開陽結穴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陵前,近處溪水直出,外側百步關欄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朝的皇陵葬法,與其他朝代不一樣,採用集中家族下葬的辦法,這個與民間葬墳很類似。按照昭穆制度排序,中間留神道。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朝皇陵巧借大房山兩條山脈設陵,太祖陵位於最高最北,背倚雲峰山。嚴格遵循昭穆制度,墳山下葬著太宗陵。太祖陵、太宗陵位於金陵之中,其完顏子孫們環列兩側。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正面遠看金陵,左側護砂三重,右側護砂十餘重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土脈盡頭聳其巨石為頭,穴在巨石下,巨石在明代被毀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正面看金陵,雲峰山九脈,氣脈中抽,尊貴泰然,左右諸脈,纏護拱衛,奴顏婢膝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明朝末年,金代後裔努爾哈赤,興起於白山黑水之間,並建立了後金國。明王朝與其作戰,屢戰屢敗,薩爾滸之戰和綿州之戰,明軍一敗塗地。有大臣上奏說:滿人的祖陵,在大房山,王氣太盛的。所以明天啟元年(1621年)罷金陵之祀,天啟二年,征伐民夫,挖斷了金陵的龍脈。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龍脈後面,有尖利的巨石朝天,形如尖峰朝天,沒有被破壞。穴星上的巨石,被天啟皇-帝派人破壞。古話說:龍真穴真若無曜,穴有星峰重迭照。縱繞積玉與堆金,兒孫終主登科少。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天啟二年,拆毀了金陵的建築,同時將龍頭上的巨石打掉,同時將地宮破壞,用巨形的鵝卵石壓住棺材。這件事情,在清康熙二年(1663)聖祖仁皇帝御製碑記載:惟金朝之陵在房山者,前我師克取遼東,故明惑於形家之說,疑與清朝王氣相關,天啟元年,罷金陵祭祀;二年,拆毀山陵,劚斷地脈;三年,又建關廟於其地,為厭勝之術。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天啟帝派人,將墓道挖開,金陵的地宮刨個底朝天,其中的陪葬品系數拿走,然後又在裡面填滿大鵝卵石,一共五層,以圖其永世不得超生。鵝卵石上有硃砂描繪的厭鎮之咒語。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太祖陵考古,挖掘出來的巨星鵝卵石,為明朝天啟年間破壞地宮所為,考古界認為是金代為了防盜所作,這是不對的。地理風水界,自古以來,在棺材上壓大石頭,都是非常兇狠的做法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太祖陵墓地宮,是在山體中開鑿的石質地宮,長約13米、寬達9米,地宮北側深度約5。2米,南側深度為3米。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天啟朝代,破壞太祖陵墓時,故意將石棺旋轉九十度,讓皇陵不能承受氣脈。1986年,北京市文物部門開始對金陵進行考古發掘,金太祖的皇陵內,已經沒有陪葬品,地宮被明朝破壞乾淨,棺材也九十度橫過來,上面用巨大的鵝卵石壓住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天啟三年,天啟三年,明王朝為了震懾金陵王氣,在金陵原址上修了許多關帝廟,部分遺址留存至今。厭勝之術,為民間風水界,常用的整人技術。筆者當年學習地理技術,師父曾經當著祖師爺的面,讓我跪下啟示,學習此術,不可以輕易害人。然後傳授一套整人、破地理的秘法,但是至今為止,筆者未嘗使用過一次,也沒有對外說過一次,防止害人。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陳益峰師傅在睿宗陵墓的碑前合影,碑身刻有:睿宗文武簡肅皇帝之陵。完顏宗輔,金世宗完顏雍父親,生前未做帝王,兒子金世宗完顏雍,上臺後將其追封為文武簡肅皇帝,廟號睿宗。睿宗的墓碑在太祖的陵墓附近,說明其陵也在太祖陵左側近處。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陳益峰師傅,在雲峰山上考察地理情況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斬龍脈,為地理古法,民間被斬殺的龍脈很多,很多地方地名挖斷山,就是隻龍脈被挖斷。但多數不能被徹底斬殺乾淨,斬殺之後,依然人才湧出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兀朮的墓也在金陵,明朝天啟皇帝,在金兀朮墓上建了一座塔。鎮住金兀朮的氣勢,為地理厭鎮之法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正面看金陵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正面看九龍山下的金陵,龍脈由粗變細,由大變小,脫卸基本乾淨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後龍死硬、渾濁,但是行將結穴,氣脈逶迤生動,土層很深,穴星秀麗精神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天下山山有祿存,太行山等其他高山地區結穴,祿存星體漫山遍野都是,非常常見。標準的祿存形似巨門,腳如耙齒,斜側無收拾,是土金兼星。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此地為廉貞腳下垂長乳,為廉貞帶祿格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完顏亮首先派出司天臺官,在中都的燕山四周勘陵,歷時一年多的時間,最後選中了中都西南良鄉西50裡的雲峰山。雲峰山一帶地形由九條山組成,恰似九龍飛騰,山下有龍銜寺,山石呈紅色,山谷流泉不斷,峰頂遙對龍門口。風水寶地既吸引了司天臺的官員,也被海陵王所看中。海陵王貞元三年(公元1155年)三月乙卯下詔,“命以大房山雲峰寺為山陵,建行宮其麓”,並同時建陵。他先後六次前往大房山視察營建行宮之事及金陵工程。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太祖的皇陵,原來為有寺廟,為龍銜寺。完顏亮將寺廟拆除,修建皇陵,在寺基之上建陵,安葬了祖父、父親和叔父。此番舉動,有一點的煞氣和風險,後來完顏亮,死於南征途中,被部將所殺。

正隆六年(1161)強徵各族人民,大舉攻宋。此時完顏雍(金世宗)乘機在遼陽廢海陵王,自立為帝,改元大定。完顏亮在採石為宋軍擊敗,東至瓜州時被部將完顏元宣與其子王詳所殺。世宗大定二年(1162)金世宗下沼將其降封為海陵郡王,諡號“煬”。所以金陵的首任修建者,死於非命,非常可惜。這與金陵舊址為寺廟,有一定的關係。

《大金國志校證》《女真傳·附錄一》“陵廟制度”記載:國初,祖宗止葬於護國林之東,逮海陵徙燕,始令司天臺卜地於燕山之四周,歲餘,方得良鄉縣西五十里大洪(紅)谷曰龍城(街)寺,峰巒秀出,林木隱映,真築陵之處,遂遷祖宗於此,唯熙宗葬于山陰,蓋以刑餘不入陵。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虜圖經》附錄二《山陵記》記載:虜人都上京,本無山陵,止迨於護國林之東,儀制疏草創。迨亮徙燕,始有置陵寢意,遂令司天臺卜地於燕山之四周。歲餘,方得良鄉縣西五十餘里大洪山曰大洪谷曰龍城寺,岡巒秀拔,林木森密。至築陵之處,亮尋毀其寺,遂遷祖宗、父、叔改葬於寺基之上,又將正殿元位佛像處鑿穴,以奉安太祖(曰文)、太宗晟、父德宗宗幹,其餘各處隨昭穆序焉。唯熙宗被殺,葬于山陰,謂其刑餘之人不入。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近代海陵王登基之後,決定遷都燕京(北京),同時搗毀原來的都城上京會寧府(位於黑龍江哈爾濱的阿城),命司天臺找了年風水寶地,才找到大紅谷龍銜寺這塊地方。

公元1153年完顏亮下令從金國上都(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區)遷都中都城(北京),金朝仍按中國曆朝慣例在首都設立正規司天機構,從而開創了在北京建立國家天文臺的歷史。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梁後,就將司天臺人員和儀器及圖書資料,全部押送北京。天文儀器被收藏於國庫,直到金廷遷都的次年,公元1154年,才將天文儀器移交司天臺。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陵位於北京市房山區西南大房山東麓,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少數民族皇陵,也是北京地區年代最早、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群。

北辰鎮鎖,當禁口無言,房山九龍山之金朝皇陵

金朝為女貞部落的完顏氏建立,1234年,金朝為蒙古人所滅,距離此陵修建79年。歷史大勢所致,元朝的蒙古鐵騎,所向披靡,無人能敵,就連西方的強國花剌子模也被他滅了,打遍世界無敵。

但是後來明朝末年,女真部的愛新覺羅氏再次崛起,國號大金,史稱後金。清朝愛新覺羅家族,非常重視房山金陵的維護,相信後金的崛起,與房山的皇陵氣脈有很大關係。

清兵入關後,大房山金陵受到清統治者的重視,對金陵進行了部分修復。清順治三年(1646年),清世祖派禮部官員視察金太祖睿陵、世宗興陵,“修其頹者,俾規制如初”重新修葺了金太祖、金太宗二陵。康熙皇帝御製金太祖、世宗陵碑立於九龍山金太祖睿陵、世宗興陵前。乾隆十六年(1751年),命直隸總督方觀承修金太祖、世宗陵。乾隆十八年(1753年),乾隆帝親至金太祖睿陵拜謁,並命金裔完顏氏子孫陪祀。

結語

地理學說,書本與現實差距很大,地域差距很大。五年前,有幾個湖北、江西的地理同行,與我同行,前往房山金陵考察。走到水口山上,他們就看到,金陵後面龍脈過於峻急,連起火星,山體粗雄,轉身就走了,說金陵不是風水寶地,不想研究。

筆者常年研究南北各地的地理特徵,發現地理的地域差異很大,大到讓人咋舌的程度,多數先生,一生很搞明白。筆者之所以,一直在一線考察研究,就是發現地理的差異性太大太大了,或許再用二十年苦研,或許有大開悟的狀態。很多先生,在自己的村裡,可以搞幾個好位置,離開村裡,啥也不會,啥也看不上。吃過土豆,就以為土豆是唯一的美味。

死抱著書本,不如無書。死抱著本村的地理格局,看全國都沒有寶地,而沾沾自喜,是不對的。

金朝皇陵,在太行山區域,屬於龍脈、局勢、氣脈、護砂、水口、朝山等等,非常完美的位置。那些看到氣脈峻急,就不願點穴的師傅,多是本村的土先生,或者書本先生而已。華北太行山、泰山腳下、西南高山地區,多數寶地都是如此。各地龍脈,自有穴情,自有妙法,豈是一般師傅可以理解的,不能貽笑大方。

古代的朝廷司天監、欽天監、為地理界的精英之精英,其水準、見識和眼力,遠在一般的江湖走地理先生之上,很少失誤。大家永遠記住,任何時代的精英一定是文人、官員、商人和企業家,不是民間神人,神神叨叨,胡說亂吹之人。

地理一事,可為之事,定然有助。可發之家,定然興旺。但是不能逆天改命,永不敗絕,只能延緩敗絕的時間。金朝在元朝鐵蹄和南宋的夾縫之中,註定難以長久,不是地理可以完全解決的。

筆者老家重慶,也是高山地區,懸崖峭壁,氣脈生硬,很多外地師傅過來,都是癟嘴,啥也看不上,要求我們本地人去外地下葬,才能發家。這些都是書本先生的話語,殊不知,本地人才如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