餅乾、糖果這類食物能讓人心情變好嗎?真相竟是這樣的,讓人意外!

審閱者: 楊雪嶺(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

在辦公室感到心情沮喪,或與伴侶吵了一架時,是否會有奔向甜餅罐或街角麵包店的衝動?

或者,是否發現自己總是在每天下午4點出現在自動販賣機旁買餅乾或糖果?

如果符合上述任意一種情況,不必擔心,你並非唯一,很多人在感到煩悶、沮喪或疲倦時,都會想吃碳水化合物,尤其是餅乾、糖果或冰淇淋。

麻省理工學院(MIT)前科學家、《5-羥色胺功能飲食》的作者之一朱迪思(Judith Wurtman)博士說道,“渴望碳水化合物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一、抑鬱情緒和渴望碳水化合物是否都與外部事件相關?

朱迪思博士的丈夫理查德(Richard J。 Wurtman) 是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他們長期研究碳水化合物與情緒和抑鬱的關係。

1989年,朱迪思夫婦在《科學美國人》上發表了一篇關於碳水化合物和抑鬱相關性的里程碑式文章。

他們相信,碳水化合物渴望與愉悅激素5-羥色胺水平降低有關,對碳水化合物渴望總是伴隨著情緒低落和注意力不集中。

但一些專家並不認同這一觀點,他們提出,抑鬱情緒和渴望碳水化合物是否都與外部事件相關,例如股市下跌,亦或只是個人習慣,其實並不確定。

餅乾、糖果這類食物能讓人心情變好嗎?真相竟是這樣的,讓人意外!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二、渴望碳水化合物

朱迪思表示,碳水化合物渴望似乎與5-羥色胺活性降低有關。

她說道,“我們在很多年前就已發現,大部分人普遍在每天下午3:30-5:00想吃碳水化合物,我想英國茶配碳水化合物的傳統就是為滿足這種需求而逐漸形成的。”

她說道,“這是一種真實的神經化學現象,”然而, 朱迪思夫婦的研究仍有不少懷疑者。

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心理學家兼榮譽教授愛德華(Edward Abramson)博士就曾寫過一本關於情緒飲食的書,他並不認為碳水化合物渴望與抑鬱之間有很強的明確聯絡。

他說道,“你可能因為在股市虧了錢而感到沮喪,抑鬱是由外部事件引起的,而不僅是5-羥色胺水平降低,或許正是外部事件引起5-羥色胺水平降低,而非因為5-羥色胺水平降低,所以想吃碳水化合物。

三、哪些是已知的?哪些還不明確?

愛德華表示,另一種可能性是碳水化合物渴望只是早年養成的一種習慣,例如,女性從小就相信發怒是不可取的,或許就轉而去吃餅乾之類的食物,因為她自孩提時就一直這樣做,或許她的父母也鼓勵她這樣做。

碳水化合物渴望也可能是日常飲食引起的,加州新港灘註冊營養師、《家庭健康烹飪》作者伊夫林(Evelyn Tribole)說道。

她發現許多節食者都渴望吃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當他們吃某種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時更渴望吃碳水化合物。

“你不想吃一片椰菜,只想吃一片面包,這是一個明顯的訊號,表明身體需要更多碳水化合物,這並非是一種不正常的渴望。”

餅乾、糖果這類食物能讓人心情變好嗎?真相竟是這樣的,讓人意外!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四、對碳水化合物渴望者的研究

多項研究揭示了關於碳水化合物渴望者的有趣事實。

朱迪思發現碳水化合物渴望者比其他人一天多吃熱量超過800卡的食物,他們當中許多人會變得超重或肥胖,另外一些人則透過更多鍛鍊、用餐時少吃,或吃爆米花等低碳水化合物來控制體重。

芝加哥納什大學醫療中心的研究人員發現,有輕度抑鬱情緒的碳水化合物渴望者似乎可以自我治療,他們對身體超重並有碳水化合物渴望史的女性進行了研究。

五、碳水化合物飲品會使情緒有所好轉嗎?

他們讓一些女性在富含蛋白質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飲品之間進行選擇,結果發現,當她們情緒極其低落時多會選擇後者,碳水化合物飲品會使她們的情緒有所好轉。

朱迪思的研究結果顯示,吃碳水化合物似乎有助於碳水化合物渴望者在20分鐘內情緒好轉,當吃碳水化合物時,身體會產生更多5-羥色胺。

當服用抗抑鬱藥時,身體同樣會產生更多具有這種愉悅感的激素,她表示,吃碳水化合物食品是一種舒緩抑鬱情緒的嘗試。

六、渴望碳水化合物是否正常?

朱迪思建議反過來分析一下碳水化合物渴望,是否只在看到別人吃你喜歡吃的東西時才會渴望碳水化合物呢?

如果是這樣,你可能只是被暗示所左右。

或者,是否在面對不愉快的事情(例如如何平衡收支)時會渴望碳水化合物,並且在吃完後感覺情緒有所好轉?

如果是這樣,那麼,也許可以“自我治療”,你的5-羥色胺水平會升高,你正在做應該做的事情,朱迪思說。

朱迪思表示,在傍晚想吃碳水化合物也是很正常的,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抑鬱,我們在傍晚吃碳水化合物的原因是用以自我治療,並非因為生活艱難或生活充滿了挫折,那只是正常的日夜迴圈。

餅乾、糖果這類食物能讓人心情變好嗎?真相竟是這樣的,讓人意外!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七、什麼情況意味著碳水化合物渴望過度?

如果總是想方設法地獲取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那麼,可能需要去尋求專業幫助,朱迪思說道。

朱迪思想起一位碳水化合物渴望過度的女性,她每週好幾次乘車去她喜愛的麵包店買巧克力蛋糕,如果不能乘車去,她也總是想方設法,甚至不惜在晚上或惡劣的天氣步行幾個街區去買。

烏爾塔姆(Wurtanm)等人指出,這種持久的碳水化合物渴望也許是患上抑鬱的訊號,並非奇怪的情緒,或許應該去尋求心理健康治療。

如果情緒持續低落,並且攝入碳水化合物似乎也無濟於事,應該考慮諮詢醫療服務人員。

八、逐步克服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望

專家指出,如果是碳水化合物渴望者,可以在付出最小或不付出健康或體重增加代價的前提下,學會去適應它們。

專家認為,安排好進餐時間,以調節碳水化合物渴望,對碳水化合物的渴望會隨著白天時間的流逝而愈發強烈,所以,蛋白質豐富的健康早餐和午餐是一個好的選擇。

朱迪思說,“下午,情緒隨著日落開始消沉,在下午4點左右吃一點碳水化合物點心、爆米花或早餐穀物”,晚餐可以吃麵條、米飯或華夫餅乾。

九、一些建議

朱迪思說,選擇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碳水化合物並不總是意味著蜜糖和巧克力食品,建議選擇低脂餅乾或椒鹽脆餅乾,它們含較低脂肪,並且能夠滿足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

朱迪思說道,不要心虛,目前低碳水化合物食品流行,渴望碳水化合物總是讓人感到心虛,晚餐或作為零食吃一些碳水化合物並沒有什麼不對,但是必須吃低脂的碳水化合物。

“慢慢吃”碳水化合物,要細嚼慢嚥,不可狼吞虎嚥,你可以從牛奶和甜巧克力中攝取碳水化合物,熱巧克力不能一飲而盡,可以慢慢品嚐。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