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架子是“弓”架,是張什麼樣的“弓”?進來聽我告訴你!

太極拳盤架子不能離開“弓”,身背幾張“弓”?三張還是五張?

太極拳的架子是“弓”架,是張什麼樣的“弓”?進來聽我告訴你!

身背三張弓

太極拳的一大特點,就是他的彈性運動的特點。所謂的彈性運動,其實就是在人體的骨骼架構中加上繃彈的功能。這種繃彈的功能,如果靠依附在骨骼上的肌肉是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的。因為肌肉的作用力收縮的更大一些,而“彈力”的體現就不如大筋的效果。所以武術界的老前輩們,就在長期的練武活動中總結出來松的經驗,那就是要鬆開筋骨,把連線人體各塊骨骼間的大筋抻長、柔軟。

太極拳的架子是“弓”架,是張什麼樣的“弓”?進來聽我告訴你!

練渾圓樁是形成弓架的捷徑

這些連線於人體骨骼之間的”筋頭巴腦“的彈性之大,是人體肌肉所不能企及的。太極拳的繃彈之力就是來自於這些”筋頭巴腦“對骨骼架構的控制。這就如同在人的身體當中安裝了無數個彈簧,使人體的整個骨架被這些筋頭巴腦連在一起,組成了一個富有彈性和力量的整體。這也就是太極拳論裡所描述的“九曲珠”,分別是拳、腕、肘、肩、脊、腰、胯、膝、踝等關節。由於這些關節的鬆開,我們在練拳時的體會就會覺得是一張張的弓。兩隻手臂,因為兩個肩胛骨的外撐,連城了一張弓;脊柱,由百會到會陰的對拉拔長形成了一張弓;雙腿,因為屈膝坐胯,又構成了一張弓,這就是身背三張弓。實際練拳中,還有很多人把它理解成五張弓:脊柱是一張,剩下的兩條胳膊兩條腿是四張,我覺得這樣的練功體會還是不能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太極拳的架子是“弓”架,是張什麼樣的“弓”?進來聽我告訴你!

內家拳離不開樁功的練習

如果我們細細的分,其實人體處處不離弓。這種把人體鬆開後骨骼的架構說成是弓比喻,形象地闡釋了拳論中“松非松、緊非緊”的論述,道出了太極拳運動中的不松、不軟,不硬、不僵,活而不滯的彈性運動特徵。練習太極拳必須具備了彈性的開合力,才能稱得上是功夫上身的表現。這種彈性的開合力,是組成太極拳的基礎,在太極拳裡多稱之為“勁力”。如果太極拳沒有了一張張的弓,就沒有了“勁力”根基,也就不會有太極拳的“掤勁”。拳架子也只能是非懈既僵,最終不能人太極拳之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到老一場空“!

太極拳的架子是“弓”架,是張什麼樣的“弓”?進來聽我告訴你!

這張圖片比較詳細介紹了渾圓樁

那麼,怎樣才能練出太極拳中所要求的“弓”呢?首先就是松肩拔背,第二是開胯。也就是拳論所說的:含胸拔背、沉肩墜肘、虛領頂勁。形成“弓”的關鍵是要松肩,肩鬆不開永遠都不會出弓。鬆開肩後,氣息才會慢慢的向下,然後是松胯,這時候脊柱就有對拉拔長的感覺了,人體的幾張大弓就初步形成了。

太極拳的架子是“弓”架,是張什麼樣的“弓”?進來聽我告訴你!

三張弓慢慢組合成一個整體

這幾張大弓是逐步的、單獨地、慢慢地形成的。通過鬆肩的訓練,逐漸的你會覺得打拳的時候不架肘了。當抻開背部的後就開始收肘了;平時隨便一個放鬆的動作,脊柱就會有明顯拉長的感覺;平時走路背上的肉會有往下墜的感覺,就像揹著一個“殼”,隨著步伐在背上一顫一顫的;髖關節的雙胯也有了抻拔的感覺,胯骨的勁會一直打在腳底板上,走路也像踩著彈簧一樣輕快了。然後就會體現在拳架上,三張弓在腳底板踩踏勁力“簇擁”下連成了一個有機的運動整體,太極拳的“整勁”就開始浮現。恭喜你,這時候的你已經走進了太極拳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