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虧16億,立志做“更懂智慧汽車”的小鵬,實力跟不上野心?

這幾天,各企業的第三季度“成績單”相繼釋出,造車新勢力也不例外。

作為“造車三傻”之一的小鵬汽車,又交出了一份虧損的財報。

資料顯示,這一季度它的營收增長52。1%,但淨利潤為-15。95億元,比起第二季度的-11。946億元擴大不少。

又虧16億,立志做“更懂智慧汽車”的小鵬,實力跟不上野心?

增收不增利的背後,是小鵬的野心太大了。它曾揚言做“更懂智慧汽車”的車企,並把智慧和科技作為重要賣點。

有雄心值得稱讚,但步子太大可不是好事。

小鵬野心不小

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曾說“汽車就是幾個沙發加四個輪子”。今時不同往日,汽車的比拼,早已不再侷限於硬體。

軟體和服務逐步替代傳統汽車的三大件,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原來光靠賣車獲取利潤的方式,越來越不可取。汽車服務才是廠商們建立壁壘的重點發展業務。

從造車新勢力的毛利率可見一斑。走在智慧電動車前鋒的特斯拉,靠著軟體服務,利潤率高達26。6%,比蔚來高出6。3%。

小鵬深諳此理,並在一開始就定下“全棧自研軟硬體”的目標,力求透過自研、合作打破軟硬體壁壘,實現資料閉環。

又虧16億,立志做“更懂智慧汽車”的小鵬,實力跟不上野心?

說起來很簡單,但實踐起來很難。目前國內敢定下這個標準的企業,只有小鵬。

所謂“全棧自研軟體硬體”,主要是指自研三電系統、佈局電子電氣架構、自動駕駛、智慧座艙和充電網路。

單挑出任何一項,都需要極強的技術研發實力,小鵬一個人似乎要走出千軍萬馬的氣勢,果真如願嗎?

實力跟不上野心

事實上,據瞭解,他口中的“自研”其實大有文章。

小鵬P7的電芯是它和寧德時代、江蘇時代合作開發的,硬體是選用鐵將軍的。整個自研電池系統,只有電池包是它自己生產的,其他都是主流大廠的產品。三電系統也大多選用合作或者其他企業的產品。

如果這都能算數,那自研的門檻未免太低了。

不過在自動駕駛技術上,它的優勢比較明顯。這得益於從成立之日起,它便開始相關佈局,在升級換代中,不斷完善功能。

又虧16億,立志做“更懂智慧汽車”的小鵬,實力跟不上野心?

與此同時,華為的鴻蒙系統已經獲得了市場的認可,對小鵬將會產生不小的衝擊。

畢竟說到底,小鵬還是車企,與深耕技術多年的華為相比,缺乏基礎和積澱,能否在自動駕駛領域壓他人一頭,尚未可知 。

要知道,一旦車企們選擇和科技公司合作,互通有無。那它立下的“自研”flag就是無形的枷鎖,除了讓自己處於尷尬境地,沒啥好處。

作為一個技術實力並不高超的車企,小鵬的“口氣”確實大了。

競爭激烈,多方承壓

技術實力一般,銷售實力不俗,一定程度上能彌補短板。那麼小鵬的業績如何?

目前,它的幾款車型,售價定位於15-40萬之間。這個區間,正是國內乘用車的主流價位區間。資料顯示,2021年這一價位的乘用車比例高達38。01%。

這也意味著,小鵬的汽車,面臨著更多的對手和更激烈的競爭。

同為造車新勢力,蔚來定位於高階,平均價格高於40萬,理想汽車與之持平。

又虧16億,立志做“更懂智慧汽車”的小鵬,實力跟不上野心?

小鵬的“價效比”策略,在前幾年被另外兩家打壓,從銷量便可知一二。去年,理想一款車就賣出7649輛,小鵬兩款車加起來才10287輛。

除此之外,特斯拉、比亞迪也是它的勁敵。尤其是特斯拉,經過幾次降價,Model 3的售價僅23。59萬,10月份全球銷量高達28853輛,簡直是把對手按在地上摩擦。

隨著入局者越來越多,小鵬的競爭壓力只增不減。任何flag都別立得太過分,否則被打臉,可就失了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