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釋出,建議中國人多吃魚蝦水產品!

近日,由中國營養學會組織編寫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以下簡稱《報告》)正式釋出。

2021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釋出,建議中國人多吃魚蝦水產品!

《報告》指出,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我國的營養保障和供給能力顯著增強,人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人均期望壽命從35歲提高到77。3歲,居民營養不足與體格發育問題持續改善,主要表現在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營養素攝入充足,優質蛋白攝入不斷增加,居民平均身高持續增長,農村5歲以下兒童生長遲緩率顯著降低,這些都是食物供應充足、膳食質量提高的主要貢獻。

2021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釋出,建議中國人多吃魚蝦水產品!

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齡化和不健康飲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響,我國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營養健康問題。一是膳食不平衡的問題突出,成為是慢性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高油高鹽攝入在我國仍普遍存在,青少年含糖飲料消費逐年上升,

全穀物、深色蔬菜、水果、奶類、魚蝦類和大豆類攝入普遍不足

。二是居民生活方式明顯改變,身體活動總量下降,能量攝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膳食相關慢性病問題日趨嚴重。三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食物結構有待改善。農村居民奶類、水果、水產品等食物的攝入量仍明顯低於城市居民,油鹽攝入、食物多樣化等營養科普教育急需下沉基層。四是嬰幼兒、孕婦、老年人等重點人群的營養問題應得到特殊的關注。五是食物浪費問題嚴重,居民營養素養有待提高。

01

東方健康膳食模式:多魚蝦水產品

《報告》中還特別強調了膳食模式的重要性。近年來,膳食與健康的關係已從單一營養素或單一食物轉向膳食模式與整體健康狀況或疾病風險關聯的研究。平衡膳食模式是根據營養科學原理和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而設計的。長期遵循平衡膳食模式,是健康長壽和預防膳食相關慢性病的重要基石,並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風險。中國人群不同膳食模式對健康結局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

以多蔬菜水果、多魚蝦水產品、經常吃奶類和大豆製品、適量的穀類和肉禽類、烹調清淡少鹽為主要特點的江南地區模式,代表了東方健康膳食模式。

具有這些膳食特點的地區,人群發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謝綜合徵和腦卒中等疾病的風險均較低。

《報告》指出,全球疾病負擔研究顯示,不合理的膳食是中國人疾病發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2017年中國居民310 萬人的死亡可以歸因於膳食不合理。1982—2012年中國成人膳食變遷與心血管代謝性疾病死亡率關係的研究結果顯示,中國在過去幾十年中儘管部分膳食因素在改善,但大部分人群的膳食質量仍然不理想。相當一部分中國人的心臟疾病、腦卒中和2型糖尿病死亡率與膳食因素有關。2012年中國成人由於膳食質量不佳導致的心血管代謝性疾病的死亡率為20。8%,估計人數為151萬。2012年,在中國成人所有膳食因素與估計的心血管代謝性死亡數量有關的歸因中,比例最高的是高鈉攝入佔17。3%、水果攝入不足佔11。5%、

水產類 Ω-3 脂肪酸攝入不足佔9.7%。

《報告》指出,我國居民魚蝦類平均攝入量為24。3g/d,多年來沒有明顯增加,不足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能夠達到平均每天攝入魚蝦類40g以上。

農村居民肉類消費以畜肉為主,魚蝦類和禽肉類食物的消費比例低;奶類、水果、魚蝦類、深色蔬菜等食物的攝入量仍明顯低於城市居民,由此造成整體維生素A、鈣、n-3脂肪酸等營養素攝入量不足的問題較為突出,提示在農村地區食物多樣化程度仍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021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釋出,建議中國人多吃魚蝦水產品!

02

魚肉與健康

《報告》顯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居民膳食模式、生活方式的明顯改變,各種類食物攝入量過高或過低與疾病風險之間的關聯已有較多的證據,《報告》中彙總了與主要健康結局風險降低相關聯的膳食因素主要有:全穀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製品、奶類及其製品、

魚肉

、堅果、飲水(飲茶)等,證據等級均為B級。過多攝入可增加不良健康結局風險的膳食因素主要有:畜肉、煙燻肉、食鹽、飲酒、含糖飲料、油脂等,證據等級均為B級及以上。

2021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釋出,建議中國人多吃魚蝦水產品!

《報告》顯示,

多攝入魚肉可降低成年人全因死亡的發病風險。

Meta分析(n=672 389)發現與從未食用過魚的人相比,每天食用60g魚的人群總死亡風險降低了12%。對中國40~50歲人群進行 14年隨訪的佇列研究發現,與從不吃魚的人群相比,每日攝入魚大於68g的人群的全因死亡風險降低 30%。

適量增加魚肉攝入可降低成年人腦卒中的發病風險。

Meta分析(40多萬例18歲以上研究物件)發現,每日攝入魚肉每增加100g,腦卒中發生風險降低 14%。2018年一項針對中國和美國近5萬人的佇列研究發現,魚肉攝入高可降低中國人群腦卒中死亡風險,與從不攝入魚類的人比較,每天魚類攝入0。1~33。3g、33。4~68g、>68g的人群腦卒中死亡風險下降 30%左右,而美國人群中未發現魚肉對腦卒中風險的保護作用。

多攝入魚肉可降低中老年人痴呆及認知功能障礙的發病風險。

一項對中國老年人群隨訪 5。3 年的佇列研究發現,在≥65歲的成年人中,與食用

03

世界各國膳食指南關鍵推薦

《報告》中透過對世界各國46個英文版本的膳食指南全文、91個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膳食指南圖形進行梳理,彙集研究了相關關鍵推薦、食物資訊和消費指導的資訊。各國指南推薦條目中關鍵詞出現的頻率最高的十個關鍵詞如下:“蔬菜/水果”“鹽/鈉”“脂肪”“糖”“體育運動”“水”“奶及製品”“穀物”“

”“食物多樣性”。

《報告》強調,食物的推薦攝入量是膳食指南中的重要部分。從膳食指南可知,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推薦攝入新鮮多樣的蔬菜水果,

適量攝入魚

、禽、蛋、肉等動物性食物,限制油脂、鹽、糖和酒精等的攝入,並鼓勵大量飲水。

關於魚、禽、蛋、肉等動物性食物,大多數國家將它們歸為一個食物組進行推薦,只有6個國家單獨對畜禽肉進行推薦,並建議每日不超過90g;只有10個國家單獨對雞蛋進行推薦,大多數國家建議每週攝入3個左右;只有12個國家單獨對魚進行推薦,幾乎都推薦每週攝入小於300g,另外還有英國等7個國家建議每週攝入的魚中包括一份肥魚。儘管將多種動物性食物歸為一組一起推薦增加了食物的可選擇性,但也可能因食物偏好等原因導致一些居民大量攝入食物組中的某種食物,反而降低攝入食物的多樣件。

2021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釋出,建議中國人多吃魚蝦水產品!

04

中國居民膳食建議

《報告》提出,我國居民要最佳化動物性食物消費結構,改變較為單一的以豬肉為主的消費結構,

增加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水產品類

、低脂奶類及其製品的攝入。適量攝入蛋類及其製品。

05

水產品消費崛起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釋出的2020年《世界漁業和水產養殖狀況》報告顯示:全球人均魚類消費量已創下每年20。5公斤的新紀錄,並依然保持高增長態勢。

該報告表示,未來十年裡,全球魚類價格將處於上升通道,水產品消費市場、居民收入的增長以及人口增長、耕地限制等因素使全球對蛋白質等水產肉類需求的增長是驅動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另外報告特別指出中國消費因素不可忽視,尤其中國漁業政策為保證海洋及環境可持續性,其野生捕撈漁業產量會逐步下降,與此同時養殖漁業在成本(人工、飼料、能源等)不斷上升的情況下產量增速也會減緩。

產量的提速跟不上消費需求的增加,將會刺激水產品價格在中國上漲,由此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對全球價格產生影響。據糧農組織表示在預測期內養殖產品價格平均價格將上漲19%,野生捕撈產品(食用)價格將上漲17%,總體來說相對於2016年,到2030年國際交易魚類的平均價格上漲25%。

轉載宣告

本文轉載自魚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