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現場丨4億元投入“引爆”小組討論 這家企業辦職校算的是大賬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祝梅

兩會現場丨4億元投入“引爆”小組討論 這家企業辦職校算的是大賬

1月16日下午,省工商聯界別的小組討論會上,省政協委員、瑞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平有關開辦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發言,瞬間激起了在場民營企業家的好奇。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徐文迪攝

“我們投入4億多元辦瑞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去年9月已經開學了。”1月16日下午,工商聯界別的小組討論會上,省政協委員、瑞立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曉平的發言,引起在場民營企業家的好奇。

“學生畢業後能成為公司員工嗎?生源又從哪裡來?”省政協委員、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鄒炳德問。“讀書期間可以在瑞立集團實習,畢業後可以優先入職。”張曉平委員說,學生大多是瑞安本地人,學校的目標是讓每個孩子都擁有高素質、高情商,“計劃三年招收2600餘人,希望再過二三十年,這裡能走出更多優秀的民營企業家!”

兩會現場丨4億元投入“引爆”小組討論 這家企業辦職校算的是大賬

更多委員加入“群聊”。“辦學校,我們是從整個產業鏈條上來考慮,算的是發展大賬。”張曉平委員說,對民營企業來說,員工流失是一筆不小的隱性成本。借鑑德國的“二元制”教育,學生既是學員、也可以成為員工。“一千個學生,如果一年能走出300個優秀的產業工人,三年也能有個千人規模的隊伍了。怎麼看,都是企業‘賺’了!”

“這個嘗試好!學歷教育和職業教育一定要分兩條路線。”省政協委員、萬里揚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吳月華說,民營企業對職業教育呼聲這麼高,歸根結底,是因為企業對員工的需求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數字化、智慧化時代,企業要轉型升級,需要有專業知識的產業型人才。”

“畢業以後,這個學校給學生髮什麼證呢?”鄒炳德委員十分感興趣。“現在是中專。我們也在爭取,在讀三年職業中專的基礎上,與更多大專院校合作,為這些學生構築上升通道。”張曉平委員說。“這不是某個產業、某個區域的問題,剛剛我問您招生範圍,就是因為身邊有不少寧波的外貿型製造企業,也急需一批有專業知識、有創新精神的產業技術人才。”鄒炳德委員說,也要去跟寧波的企業家探討這類模式的可複製性。

兩會現場丨4億元投入“引爆”小組討論 這家企業辦職校算的是大賬

“企業辦職業學校反哺社會,對公共教育事業、對企業用人都是有幫助的,可以形成良性迴圈。”省政協委員、舜宇光學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遼寧說。“企業的持續發展,靠的不是某個個體,而是有志於企業發展的一群人、一群人才。”他認為,企業經營者不光需要關注員工的薪酬待遇,更需要關注員工對勞動價值的認可問題,透過激勵機制創新,讓創造價值的員工分享更多經營成果,也讓更多懂企業、懂產業的“新星”從基層實踐中成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