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題Vol.3 |心理諮詢師如何將正念應用於心理治療領域

正念與心理學相遇,碰撞擦出的火花,相信會讓很多人感到驚豔!

第三期,邀請的嘉賓是一位博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在高校從事心理諮詢、輔導工作的仝老師。本期他將為我們解析,

當正念遇到心理學,它是如何讓人們擁有勇敢面對壓力和困苦的力量,從而將痛苦最小化,把幸福最大化的?

人物專題Vol.3 |心理諮詢師如何將正念應用於心理治療領域

仝老師/博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採訪撰文

/ Ally @

Ally

自在正念APP

部分圖片由 仝老師

提供

“我認為你們做的工作很有意義,未來很有價值,我很支援!”

—— 仝博士寄語

:身為心理諮詢師,研究心理學知識必不可少,其中積極心理是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裡面提到一種內修方式,就是正念冥想。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一點是,對於一般性的心理困擾,不是真的器質性的損傷,比如說一個人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產生的痛苦感、失落感等諸如此類情緒引起的症狀,大部分根源是我們的內心。這型別的心理問題,需要透過正念練習,讓我們的大腦激發出一種安慰劑效應,然後我們利用這種效應,向他們暗示一種積極的生活模式,以及一種快樂生活的模樣。有了這些暗示後,他們的生活慢慢的就會比以前充滿更多的快樂。從而達到自愈的效果。

此外,因為工作原因,我們接觸到的諮詢者,往往心理能量是比較低的,難免自帶很多負面情緒。為了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能量去幫助他們,我需要時刻保持或提升自己的心理能量,在這種情況下,堅持練習正念冥想,就是我的秘笈。

人物專題Vol.3 |心理諮詢師如何將正念應用於心理治療領域

Ally:正念冥想跟您的日常工作關係大嗎?

仝老師

:安慰劑效應,又叫仿藥效應,俗話講是心理安慰作用,利用的是暗示的作用。雖然是“無效”治療,但可以讓他們在主觀上變得更加正向、積極,預料或相信自己會好起來的,從而讓不適的症狀得到舒緩。

如果想進一步瞭解安慰劑效應,推薦大家可以看看《心理學入門:99個簡單有趣的心理學常識》和《自我訓練——改變焦慮和憂鬱的習慣》這兩本書。

其實,想更好的觸發這種效應,我認為正念練習的時候,我們要將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內心上,再結合正念呼吸,這樣,安慰劑效應就很容易出現。

人物專題Vol.3 |心理諮詢師如何將正念應用於心理治療領域

Ally:安慰劑效應是什麼樣的一種效應?正念練習是如何觸發它的?

仝老師

:我們會使用國際上通用的兩個量表,分別是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鬱自評量表(SDS)。顧名思義,SAS是用來評定被測者的焦慮狀態或焦慮程度 。而SDS是用來衡量被測者的抑鬱輕重程度。

根據上述兩個量化表的評定結果,來判斷被測者是否需要用藥,或是隻要透過自我練習就能自愈。比如說,如果評定結果顯示是輕度或中度,一般來說,我們建議被測者透過只要透過自我練習,讓自己的症狀得到緩解、改善就可以了。但是重度以上,我們就會根據他的情況,進行藥物干預。

Ally :如何判斷焦慮或者是抑鬱的人,什麼情況該吃藥,什麼情況只需透過正念冥想,即可緩解或改善?

仝老師

,再加上正念練習,這樣相結合的方式,來治療和改善患者的病情。

依我的經驗看來,無論你的程度怎麼樣,正念練習,對於緩解焦慮、抑鬱情緒,以及減壓方面都是很有意義和有價值的。

人物專題Vol.3 |心理諮詢師如何將正念應用於心理治療領域

強調一點,被測者達到中度時,我們還會透過諮詢的方式來衡量他是否存在重度的可能性。

一旦確定其評定指標達到重度,我們才會建議他服用藥物

:我曾經遇到過一位媽媽,她經常莫名其妙地感覺渾身乏力、背部疼痛、腿部痠痛等等,去過醫院進行檢查,也不知什麼原因。幾經波折,來到我們這進行心理諮詢。

先進行初次訪談,瞭解諮詢者的基本情況,她的訴求是什麼?經過雙方溝通後,達成一致意見。我給她進行正念催眠綜合療法。正念催眠,簡單說就是在諮詢者意識清醒、身體放鬆的情況下,進行的催眠,開啟底層潛意識的黑盒子,找到真正的心理病因,消滅負能量,化解不適。

治療的時候,我們會引導這位媽媽關注自己的呼吸,注意呼吸調節。然後關注身體痠痛的具體部位。讓她建立反應,或者建立想象,比如,她感覺痠痛的時候,她那是在幹什麼,讓她回憶起她當時做的事情。果然,她說出了產生疼痛的原因。原來她家孩子經常惹她生氣,只要她一受到生氣情緒刺激,她的背部就開始疼。同時,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會引導她關注疼的時候,她身體是如何變化的。我們讓她自我覺察到她的身體莫名的疼痛是發生在她家孩子對她情緒產生干擾的時候,一旦感知到刺激,她就會馬上感覺到壓力,身體在壓力作用下,變得緊繃,不放鬆,從而導致她身體相關部位的不適。

其實,整個過程,就是讓她進行正念練習的過程,讓她去感知身體某些部位的疼痛感覺。還有正念的想象,引導她慢慢地順著這些疼痛,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大幅減輕,甚至化解掉,然後,我們再加上對她孩子教育的心理引導。

在我們的引導下,這位媽媽堅持正念冥想練習一段時間後,她和孩子的緊張關係得到緩和,他們之間建立起互動模式,她原來身體上的疼痛感開始慢慢減弱。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的身心達到一種平衡,她和孩子的關係達到一種全新的關係。這就是我們用正念結合催眠所追求的一種境界。不過這種正念引導練習,是有心理諮詢師在場的。

關於這個案例,我想打個更形象的比喻,以便更好地理解。好比把一些矛盾理解成你身邊小狼狗,它在你身邊,雖然不咬你,但是就是讓你感覺不舒服。這種不舒服,在你的關注下,你開始發生改變,你開始變得緊張,感覺到壓力感,最後演變成身體某個部位開始疼痛。

而小狼狗和壓力之間的關聯,可以透過外界的干擾去弱化甚至打斷。

Ally :能給我們分享一個結合了正念冥想來治療的具體案例?

,去緩解甚至去掉小狼狗給你的壓力感,莫名其妙的疼痛就會隨之消失。

其實,這整個過程就是個加強版的正念練習,只是透過催眠的方式來實施罷了。

人物專題Vol.3 |心理諮詢師如何將正念應用於心理治療領域

仝老師

透過正念訓練,讓自己學會與情緒共處

:一般情況下,正念冥想練習,我們建議他們採取坐姿形式,每次冥想5~10分鐘。如果身體狀態好一點的,冥想時長會適當增加。

關於正念冥想練習,我認為讓他們快速的進入冥想狀態很重要,時間太慢的話,意識或專注力就會不夠集中。其實,很多初學者,非常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冥想時,腦子裡可能會在擔心別人是不是在關注自己,或者別人是怎麼看我的諸如此類的雜念。

為了讓諮詢者能夠快速進入冥想狀態,冥想過程更加專注,我們用到一種方法叫

Ally :一般情況下,您是如何指導諮詢者進行正念練習?

,就是在他們進行正念練習過程中,在他們的主觀上,加入顏色來回切換-想象這樣的外界干預手法。

開始前,我們會在電腦上演示一下整個冥想過程,不同顏色想象的過程。讓他們知道接下來該如何做。

然後我們透過引導語,依次說出不同的顏色,然後讓他們想象此刻聽到的顏色以及該顏色傳遞給他的一種感受。比如紅色,給人溫暖的感覺。天藍色,一種安靜的感覺。就是這樣透過不同顏色不同感覺的來回切換,這樣的一個過程就是排出雜念的過程,因為他們在想象顏色的過程中,注意力無形中就會變得集中、專注。同時,不同顏色會讓他們在正念練習中,產生很多感受。比如感受到紅色給他的溫暖感、力量感,他的思緒不再是憑空隨意想象,而是變得可控,有了固定的想象空間,這種正念練習,給人一種既自由又有約束的感覺,對於快速進入冥想狀態,非常有效。

人物專題Vol.3 |心理諮詢師如何將正念應用於心理治療領域

仝老師

七彩冥想

:說實話,如果我們強加技巧的話,反倒引起腦子產生更多更多的雜念。如果有雜念,就接納雜念,比如他突然想到了買衣服,突然想到了家庭的不和,那就讓自己從買衣服和家庭不和裡面找到記憶因素再回來。而不是強制性的讓他離開。在心理學裡邊有個實驗叫做白熊測試,你越是想把雜念去掉,雜念反而更清晰。

Ally :除了七彩冥想之外,還有無其他避免雜念的技巧?

實在不行,像前面提到的七彩冥想,或是就像我們練習正念呼吸關注自己的一呼一吸一樣,有一個讓自己專注的載體,當載體有了,練習起來就能很快進入狀態,效果明顯。

這次訪談,有個可愛的小插曲。在訪談過程中,仝老師臨時接到電話有事要外出。其實我們還想跟仝老師探討更多的心理學與正念冥想的有趣話題。當時他對我們app也表示了肯定,都還沒得及讓他給我們提一些最佳化的建議。或許不完整也是一份美好吧。本期心理學和正念組合的探討就聊到這,希望你們喜歡~~下一期會是哪位神秘嘉賓呢,敬請期待!!

本文@

仝老師

原創內容,

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進行轉載。

正確的做法是接納雜念,把雜念轉向積極的理解。

自在正念APP

隨著生活節奏加快,人們的壓力與日俱增,在這種環境下,越來越多人用正念冥想來放鬆身心,應對壓力、焦慮等問題,在正念冥想成為一種健康生活方式之際,自在正念團隊傾情打造了《正念有約》人物專題欄目,邀請各行業、不同身份的正念冥想者講述他們與正念之間的故事,分享其練習的經驗技巧,讓更多人享受正念冥想帶來的好處。

我們正在尋找下一位採訪物件,是你嗎?